2016年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时间:2017-03-02 字体:

    2016年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
    2017年2月17日
    引  言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申诉等相关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附表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我局“静安公安”门户网站上下载。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电话:22041185)。
    专有名词解释
    政府信息:《条例》、《规定》第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一、概述
    本部门按照《条例》、《规定》以及市公安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完成本部门的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公开内容,分局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配备了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在天目中路578号二楼设立了1个专门的政府信息申请受理点,同时在16个派出所开辟了16个公共查阅点。截至2016年底,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等工作均顺利开展。年度工作概况如下:
    (一)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我局参照市公安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的组织形式,结合分局“撤二建一”的工作实际,建立了由分局政委任组长,指挥处处长和政治处主任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组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公开办”,设在分局信访办)具体负责落实此项工作的开展,在天目中路578号二楼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接待窗口,由专人负责接待政府信息公开的各类信息申请,确保了“撤二建一”期间新静安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稳衔接和顺利开展。
    (二)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分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等法规、规章,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一是制定了《2016年静安公安分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统筹推进行政权力信息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公开等工作。二是加强公安执法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等工作。三是依法做好依申请公开处理工作,切实规范依申请办理程序,结合分局“撤二建一”的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四是全面梳理和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相关制度,深化服务功能,拓展主动公开范围。五是运用静安公安门户网站、依托静界多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
    (三)基础性工作情况。一是在市局和区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撤二建一”期间的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稳对接、进展顺利;二是按照市局要求,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和检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特点,会同职能部门进行会商,进一步提高了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规定,完成了涉及本分局的2016年区“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的信息发布工作。四是及时编制了分局2016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按市局、区政府的要求规范放置于各查阅点供市民查阅,同时通过“静安公安”门户网站、“上海静安”门户网站等渠道在网上公开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6年,分局按照《条例》、《规定》规定,坚持依法公开,积极稳妥地开展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据统计,本部门2016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166条,其中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开的公文类信息14件,主动公开了由分局主办的对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的答复25件,对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的答复15件,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一)主动公开范围
    2016年度发布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类别: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治安情况发布;涉及公共管理的道路交通、治安、出入境、消防等管理措施;警方提示、警营文化及便民服务等信息。主动公开的公文类信息涉及分局业务类信息,如《2016年静安公安分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静安公安分局深入开展2016年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2016年静安公安分局多警联勤消防工作要点》;涉及分局财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如《2016年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预算》、《2016年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上海市静安区公安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 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度静安公安分局犬类管理费收取和使用情况公布》等。
    (二)主动公开途径
    1.互联网:市民可通过登录“静安公安”门户网站(网址:http://ja.police.sh.cn)查阅分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2.公共查阅点:静安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集中受理窗口地址:大统路553号一楼信息公开窗口(区行政服务中心临时办公地址)。分局在天目中路578号二楼设立接待受理点,统一受理群众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同时,分局在所属派出所共16个窗口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帮助群众及时查询所需的全市公安规范性文件。
    3.新闻发布:分局围绕队伍整合理念以及公安中心工作,依托静界多媒体平台,固定档电视、广播和网络节目,微电影策划拍摄,政工信息员队伍,“随手拍”微信群等载体,构筑宣传阵地,多元化地展示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和良好风貌。期间,在各级各类媒体刊播专题、新闻等各类报道800余篇,其中《探头识别违法、就近就有民警》、《用马拉松精神站好每一班岗》等报道,倍受公众关注,积极展现了静安公安保障民生、维护平安的履职能力和良好风貌。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分局2016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8件,其中当面申请7件,网络申请42件,信函申请9件。申请公开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管理、治安案件、行政处罚等内容。
    (二)申请处理情况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分局已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答复58件。主要答复情况如下:
    1、属于“已主动公开、同意公开和同意部分公开”11件,占总数的19%。
    2、属于“不同意公开”23件,占总数的4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不予公开19件;“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予公开1件;“内部管理信息或处于讨论、研究、审查过程中”不予公开3件。
    3、其他情况24件,占总数的41%。其中,“不属于本机关公开”4件;“申请信息不存在”8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11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1件。
    (三)申请受理渠道建设情况
    分局“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渠道正常、畅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通过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集中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申请表》,(当面申请时应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窗口地址:大统路553号一楼信息公开窗口(区行政服务中心临时办公地址),邮编200070,联系电话021-52137856转808,办公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30-5:00(夏季2:00-5:30),节假日除外。
    2、“上海静安”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设置有“网上提交申请”按钮,可以在线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3、分局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由分局信访办负责,办公地址:天目中路576号二楼窗口;电话:22041036,邮编200070,传真号码22041185,电子邮箱jingan@gaj.shanghai.gov.cn,办公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30-4:30(夏季2:00-4:30),节假日除外。
    (四)依申请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部门已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建立了依申请收费的制度和相关收费手续,但尚未实际收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检索、复制和邮寄等成本费用。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举报等情况
    2016年度发生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行政复议案0件,行政诉讼案1件,其他情形1件。无涉及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申诉举报。
    五、咨询处理等相关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2016年度共接收市民(企业)相关咨询138次。其中,现场接待32人次,网上咨询29人次,电话咨询77人次。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少数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
    (二)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社会评议、责任追究、信息发布等配套制度;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程序和形式,强化“信息公开”理念,推动和谐警民关系良好发展。
    2、推进和完善分局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报备制度,结合日常工作加强明查暗访力度,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强化养成教育,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3、适时通过座谈会、警训队上课以及邀请市局、区府职能部门专家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方法,有效提升民警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把握能力。
    七、说明与附表
    (一)说明
    报表统计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二)附表
    指 标 名 称 
    计 
    量 
    单 
    位       
    本年累计 
    甲     乙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条    5166.00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条    0.0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件    0.0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0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2110.00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322.00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178.00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17.00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次    20.0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次    2.0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次    2.0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0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0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篇    93.00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次    50.0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次    0.0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件    58.00
    1.当面申请数    件    7.00
    2.传真申请数    件    0.00
    3.网络申请数    件    42.00
    4.信函申请数    件    9.00
    (二)申请办结数    件    58.00
    1.按时办结数    件    58.00
    2.延期办结数    件    0.00
    (三)申请答复数    件    58.0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件    0.0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10.0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件    1.0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23.0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件    0.00
    涉及商业秘密    件    0.00
    涉及个人隐私    件    0.0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件    1.0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件    19.0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件    3.0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件    4.0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件    8.0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件    11.00
    8.告知通知其他途径办理数    件    1.00
    四、行政复议数量    件    0.0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0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0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00
    五、行政诉讼数量    件    1.0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件    0.0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000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1.0000
    六、举报投诉数量    件    0.000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元    0.0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个    1.00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个    17.00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人    2.00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人    0.00
    2.兼职人员数    人    2.00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00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次    2.00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次    3.00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66.00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