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英雄,一路走好!

时间:2005-07-11 字体:

——杨浦分局和社会各界为优秀共产党员严德海同志送行

  2005年7月1日下午3时20分,杨浦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巡特警大队大队长、优秀共产党员严德海同志在长海医院不幸逝世。

  噩耗传来,全局上下万分悲痛,分局党委迅速成立了严德海同志治丧委员会,并在杨浦巡特警大队内设置了灵堂。短短的数天内,前来吊唁严德海同志的各级领导、各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群众和市局、各兄弟分县局及杨浦分局民警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群众是看了报纸、电视上有关严德海同志的事迹后自发前来吊唁的。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2日至4日,共有约3000人次前来吊唁严德海同志,整个巡特警大队的大院内,里三层、外三层摆满了花篮。

  尽管一连数天都是流火酷暑的天气,但人们对英雄的思念之情却丝毫不受影响。区委、区府的主要领导来了;被严德海同志从火灾的威胁中拯救出来的延吉新村的居民群众来了;严德海同志生前资助过的困难大学生茅志胜的父子来了;与严大队长一起在特警岗位上并肩作战的战友来了;严德海同志从前在摔跤队的师弟来了;严德海同志以前的老邻居来了;甚至是素不相识刚刚考完期末考试的小学生和出租车司机也闻讯来了……在低徊的哀乐声中,人们排着长长的队,迈着沉重的脚步进入吊唁大厅,向英雄遗像鞠躬敬礼。区委、区府领导还向严德海同志的家属表示了深切的慰问。

  家住延吉一村11号407室的沈琴阿姨噙着热泪,哽咽着说道:“我们延吉一村所有的居民都很感激严大队长,要不是严德海同志不顾安危冲入火场抢先制服犯罪嫌疑人,后果将不堪设想。严大队长啊,你将生的希望和快乐留给了广大群众,把死的威胁与痛苦留给了自己,你是当代黄继光、董存 瑞、邱少云式的英雄!我们为有这样的人民警察的保护而感到无比安全和幸福”。

  同住延吉一村18号的年仅11岁的叶斯娱小朋友还在严大队长病重住院期间就吵着要去看看这位英雄的警察伯伯,好不容易等到期末考试完毕,严伯伯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小斯娱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他在爸爸的带领下赶到了巡特警大队大院,亲眼看到了救了他们全家的严伯伯。懂事的小斯娱还坚强地说:“严伯伯是为了我们而牺牲的,我长大后一定要像他那样勇敢,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住在巡特警大队附近龙江路上的朱永奇带着他刚出生18个月的儿子赶来了。他沉痛地说:“我和严大队长也算是邻居吧,平时我下班回家路过特警队,经常看见严大队长手拿秒表,指挥队员们在齐齐哈尔路上跑步的身影,给我的感觉他是一个工作十分勤奋踏实的人,对待属下也很好,有一次有个队员跑步腿抽筋了,严大队长就一路将他亲自背回了院内。我的年龄和严大队长差不多,我是中年得子,更加体会得到我和他这辈人‘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处……”说到这里,这位中年男子已是泣不成声。

  家住丰镇路16弄的严德海同志的老邻居白焕耀在灵前泣不成声地说道:“德海兄弟呀,你醒一醒,你难道忘了我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情形了吗?你块头大,我块头小,你就一直保护我,不让我受欺负,还说将来要当人民警察,一辈子保护人民……”

  严大队长在体校摔跤队时的师弟也来了,一进灵堂,这位曾在比赛中将数名外国选手打败的彪形大汉也忍不住号啕大哭:“师兄啊,你怎么了?练摔跤时你是最用功的一个,当警察你也毫不含糊,你常告诫我咱们习武之人要讲究‘武德’,我一直记着,可你怎么就先走了呢?……”

  五角场派出所的青年民警袁伟鑫手捧着鲜花专程来看严大队长。他和严大队长的故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那时小袁还是一名青年职工,但他从小向往公安事业,立志要当一名人民警察。在得知警校招收第二专科的学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报了名。但小袁因为身材偏胖,担心自己过不了体能关,就慕名来到当时的杨浦特警大队,向严大队长请教科学锻炼方法。严大队长得知小袁的想法后十分高兴,勉励他一定要刻苦锻炼,苦练基本功,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公安人员。同时还亲自示范了几个训练动作,并为他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后来??起这段往事,小袁就不胜感慨,他说:正是严大队长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得以尽快成长,今后,我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努力工作,以报答严大队长的知遇之恩。(朱松林、黄吴明)

200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