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破案追逃”新机制开辟一片新天地

时间:2003-06-19 字体:

  今年1至5月公安机关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566名

  公安机关长途奔袭、漫天撒网的传统“追逃”方式风光不再,“破案追逃”新机制的横空出世让公安民警大大减负,工作效率却大幅度上升:运用科技手段,通过网上比对,站在家门口就能抓全国逃犯,破全国案件。据统计,今年1至5月,上海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566名,其中公安部督捕人员2名,抓获涉嫌杀人40名,涉嫌故意伤害131名,涉嫌盗窃414名,5个月的抓获总数超出了1999年前未实施新机制时一年的总和。

  “破案追逃”新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依靠强大的科技支撑,全市不同警种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有力指导和协调下,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开创了通过追逃打击犯罪的新局面。今年1至5月,由治安、交巡警部门抓获的网上在逃人员占全市抓获总数的35.5%。其中位于“追逃”最前哨的道口公安检查站充分发挥“滤网”和“屏障”的作用,通过对出入市境道口可疑人员的治安盘查、查询比对等多种手段,使一大批在逃人员落入法网。截止5月30日,全市道口公安检查站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61名,是去年同期的10余倍。3月26日,金山公安分局枫泾检查站执勤民警在对一辆大客车检查时,抓获在逃人员何品乐。在逃人员信息表明,何品乐今年53岁,福建省霞浦县人,1991年8月10日其在当地从事捕捞作业时,伙同他人殴打其他作业渔民,致对方2人溺水死亡。5月21日上午10时许,嘉定公安分局南菱检查站民警顾宏在一辆入境的大客车上查获网上在逃人员崔强。崔强是江苏省无锡市人,2001年12月14日涉嫌聚众斗殴被无锡警方列为网上在逃人员。

  抓捕外省市在逃人员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省市落实公安部“破案追逃”新机制状况的重要标志。今年1至5月,全市共抓获外省市网上在逃人员286名,同比递增48.9%。2月17日,青浦公安分局西岑派出所在一次治安清查中,运用网上查询比对,查获一名涉嫌故意杀人的在逃人员赵品利。赵品利家住四川省绵阳市吴家镇,其于1998年11月伙同他人在绵阳金峰镇抢劫杀害摩托车司机一名。长宁公安分局天山警署民警在处理延安西路一家居民漏水求助时,发现暂住在楼上的4名外来人员形迹可疑,随即通过盘查和网上比对,查获一名因涉嫌窝藏、包庇被山东警方批准逮捕并上网追捕的犯罪嫌疑人周泉。

  投案自首在逃人员数量的不断上升是上海警方“追逃”又一特色。公安机关按照“谁办案,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在逃人员家属的规劝教育工作,不断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2002年,全市有314名网上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占全年抓获总数的6.9%。今年1至5月,又有128名网上在逃人员自首。今年2月19日,因涉嫌伤害致死、潜逃5年之久的网上在逃人员林吉羽向闸北公安分局投案自首。林吉羽是浙江乐清市人,1998年3月伙同他人在上海中华新路附近用菜刀砍死一人后逃跑。经网上布控,其同伙先后被抓获,唯有林一人在逃。闸北警方多次上门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终于促使;林在父亲的陪同下走上自新之路。4月6日,南汇公安分局下沙派出所获悉辖区居民王陈因涉嫌抢劫被浦东公安分局网上追捕,在积极开展抓捕的同时,对王陈家属进行了政策宣传与教育,要求争取王陈投案自首。4月24日,王陈在家属陪同下向下沙派出所投案自首。

        与此同时,作为“追逃”主力军的各级刑侦部门攻坚作用进一步强化,把追逃的重点对准了重大恶性犯罪的在逃人员和久抓不获的年前在逃人员。今年1至5月,全市刑侦部门共抓获市局督捕在逃人员33名,抓获年前在逃人员668名,占抓获在逃人员总数的45.7%。今年1月17日,虹口区某新村发生一起杀人案,一对老年夫妇被杀在家中。经警方调查访问,在现场附近开羊杂店的江苏来沪人员沈文翠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对沈可能逃窜的浙江嘉兴等地落实追捕布控工作。1月20日,专案组获悉沈文翠在浙江义乌市出现,迅即在沈可能落脚地布下重兵。经过十余天艰苦守候,终于在农历大年初二晚上将沈文翠一举擒获。( 忻文轲 杨烨)

200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