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海:打击“盗抢骗”犯罪 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时间:2017-01-22 字体:

    针对岁末年初案件高发现状,上海市公安局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不断加大对“盗抢骗”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力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据统计,2016年11月25日以来,全市“盗抢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4.8%,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增加4.1%。
    集中布控重点区域,挤压扒窃拎包犯罪空间 
    针对岁末年初扒窃、拎包案件高发特点,上海市公安局依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张网”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通过分析发案形势,研判发案时间、区域特点,跟进调整勤务模式和警力部署,将优势警力集中投放在案件多发的路段和时段,组织专门便衣力量对重点商圈等区域开展打击,力争做到抓现行、速追赃,确保了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虹口分局根据历年来的案发数据,确定了以服装批发市场和商场为重点,以四川北路为线的“两点一线”布控区域,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地投放警力,有效遏制了这一区域的扒窃、拎包类案件发案数。今年以来,虹口警方抓获扒窃、拎包嫌疑人25名,发案数同比下降9成。 
    2016年12月31日16时许,虹口分局便衣民警巡逻至四川北路一公交车站附近时,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由于男子十分警觉,便衣民警迅速联系了辖区派出所监控室,通过视频监控和便衣跟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控。果然,男子在公交站徘徊多时后,从一名女士衣袋窃得一部手机。守候伏击的便衣民警迅速上前将其控制,当场缴获被盗的手机。 
    警方提示:手机等财物尽量不要放在衣服外侧口袋,不要边听耳机边走路;在商城试穿衣物、上下地铁及车门开关瞬间,要留心自身财物。
    发挥反诈骗中心作用,为群众捂好“钱袋子” 
    1月14日12时许,陆先生报警称被人在微信上以冒充朋友的方式诈骗5万元。上海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报警后,采取紧急措施,成功冻结3万元。 
    上海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防范、打击、治理一体化运作的实战机制作用,积极构筑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火墙”。今年以来,全市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8.7%、案值同比下降25.1%;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冻结涉案资金43.3万元,关停涉案电话号码714个,拦截涉案网址59个,通过电话成功劝阻4488人次,通过短信、闪信等方式劝阻6000余人次。 
    今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破获一起冒充富二代、飞行员,通过拼车软件搭识空姐,假借恋爱名义诈骗钱财的案件,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警方提示:通过第三方平台结交朋友时,应谨慎确认对方身份;遇到好友通过微信借钱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确认;定期查杀电脑或手机中的木马病毒,及时更新防火墙。
    筑牢防护网,打击夜间攀爬高楼入室盗窃行为 
    2016年12月6日一早,连续几声手机短信声把家住上海市杨浦区的吴先生从睡梦中吵醒。他起身一看,竟是一连串银行卡取现信息。“一大早人都没出门,几张卡里3万多元怎么会被取走?”吴先生走出卧室一看,发现从客厅到阳台,背包、挎包、钱包散落一地,驾驶证件、银行卡等已不翼而飞。警方经走访调查发现,吴先生居住的楼层较高,夜间没有关闭阳台窗户,为小偷攀爬外墙入室提供了可乘之机。根据吴先生提供的线索,杨浦分局民警很快就在一银行网点发现了窃贼的踪迹。 
    小偷为何能轻松取出银行卡内的现金?原来,吴先生将自己的生日设置为银行卡密码,尝试几次,小偷就顺利破解。民警经过连续侦查发现,嫌疑人为20多岁的女青年韦某,已潜逃到重庆。2016年12月29日,在重庆警方的配合下,民警将韦某抓获。韦某交代,自己从小生活在山区,擅长攀岩。为了方便攀爬,她在作案过程中竟打着赤脚。目前,韦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示:家中尽量不要存放大量现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夜间就寝或外出前要锁好家中门窗;个人证件不要和银行卡放一起,更不要将生日、固定电话号码等容易被他人获取的信息设置为密码。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