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关于印发《上海公安民警现场查处酒驾醉驾行为工作指引》的通知

时间:2020-11-09 字体:

    沪公指通字〔2020〕124号

各分局、市局有关部门: 
    现将市局制定的《上海公安民警现场查处酒驾醉驾行为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工作中如遇问题,请及时与市局交警总队联系。 

    上海市公安局指挥部 
    2020年6月25日 


    上海公安民警现场查处酒驾醉驾行为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交警、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及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辅警”)现场查处机动车驾驶人饮酒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以下简称“酒驾醉驾行为”)有关工作,切实保障民警、辅警人身安全及现场周边道路通行秩序,制定本工作指引。 
    第二条 民警在道路上拦截、查处酒驾醉驾行为的,辅警协助民警履行前述职务时,适用本工作指引。 
    第三条 辅警应当在民警带领下,依据民警指令开展酒驾醉驾现场查处的辅助性工作,不得单独执法。 
    第二章 设卡地点选择、安全防护及保障措施 
    第四条 民警、辅警在道路上拦截检查酒驾醉驾嫌疑车辆时,设卡地点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应当选择照明情况较好、具备停车检查条件且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地点进行,并尽量处于路面监控设备可视范围内。不得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线或弯路、死角等存在视线障碍和安全隐患的地点拦截、检查车辆,原则上尽量避免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下匝道拦截、检查车辆。确因酒驾醉驾违法高发,必须在高速公路、 城市快速路下匝道设置卡点的,应提前向分局交警支队报备,由分局交警支队向市局指挥中心交通指挥台备案;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下匝道拦截、检查车辆时,应实施间歇性抽查,严禁长时间封控匝道,确保下匝道车辆排积长度不超过下匝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二。 
    (二)夜间查处酒驾醉驾行为时,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较易发生酒驾醉驾行为的餐饮娱乐等场所周边道路设置卡点。 
    (三)现场警力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卡点所在地实际路况,视情设置引导分流、筛选(即使用多功能引导棒对车辆驾驶人开展酒精含量初步检测)、查处等区域。 
    第五条 民警、辅警在道路上设卡检查酒驾醉驾嫌疑车辆时,应当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一)设置卡点时,应当在来车方向利用警示标志、反(发)光锥筒等引导车辆分流、避让;现场执勤警车应当靠路边停放。 
    (二)夜间设卡时,现场执勤警车应当开启警灯、行车灯和示廓灯。有条件的,可在现场反(发)光锥筒顶端放置LED频闪灯,加强对过路车辆的警示提示。 
    (三)对停车但未熄火下车的车辆驾驶人实施检查时,必须使用车辆拦截棒对车辆进行控制,使用警示牌并通过语言告知驾驶人擅闯卡点的法律后果。民警、辅警站位应处于车辆两侧,并与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四)要求酒驾醉驾嫌疑车辆驾驶人下车接受检查时,应当指挥驾驶人关停车辆发动机、落实停车制动措施,并派人分别对驾驶人和车辆进行控制,确保人车分离。 
    (五)必须在安全区域内对驾驶人实施酒精检测、开具法律文书。 
    (六)夜间设点时,民警、辅警必须穿着反光背心,使用停车示意牌或发光指挥棒拦截车辆。 
    第六条 查处酒驾醉驾时,现场民警、辅警应当使用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对执法检查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并利用路面监控设备或行车记录仪等设备,对查处现场全貌进行全程录像。照片及录像应当反映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相貌特征; 
    (二)机动车号牌、车型、颜色等基本特征; 
    (三)当事人接受呼气酒精检测的过程; 
    (四)能够反映查处过程的其它内容。 
    第三章 现场查处 
    第七条 民警、辅警在道路上查处酒驾醉驾行为时,应当重点拦截、检查行驶路线异常或从饭店、酒吧等餐饮娱乐场所驶出的酒驾醉驾发生率较高的车辆。 
    第八条 对筛选后发现有酒驾醉驾嫌疑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责令其关停车辆发动机、停车制动,并要求其下车,出示驾驶证、行驶证,接受进一步检测。 
    对发生前款情形的,应当对下车接受进一步检测的驾驶人落实管控措施,确保人车分离。对车辆位置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可由民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停放,并落实人员看管。 
    第九条 应当使用酒精检测仪对有酒驾醉驾嫌疑的车辆驾驶人作进一步检测,并告知检测结果。当事人未按检测要求检测或未有检测结果的,当场重新检测。 
    检测结果确认非酒驾醉驾的,应当立即放行。 
    检测结果确认为酒驾醉驾且当事人对检测结果无异议的,应当打印书面测试结果,由当事人签名、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并由不少于2名民警共同依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 
    当事人对测试结果有异议或者拒绝签名的,民警应当在书面测试结果上注明。 
    第十条 当事人涉嫌酒驾醉驾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不少于2名民警在1小时内将当事人带至区级以上医院采集固定不少于2份血液样本: 
    (一)呼气酒精测试结果达到或超过醉驾标准的; 
    (二)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 
    (三)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四)发生交通事故的。 
    血液样本采集固定后,应将当事人移交属地派出所或交警支队处理并通知当事人家属;无法通知的,应当在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注明。 
    第十一条 酒驾醉驾行为现场处理完毕后,禁止驾驶人继续驾驶车辆。如现场无其他驾驶人替代驾驶的,应当将其驾驶的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并将停车地点告知车辆驾驶人。 
    第四章 着装和装备保障及使用训练 
    第十二条 现场查处酒驾醉驾的民警应当按规定着装、携带单警装备,并配备酒精检测仪、待检车辆警示牌、约束带、警绳、停车示意牌、反(发)光锥筒等酒驾醉驾现场检查辅助装备。 
    第十三条 各分局应当定期对用于查处酒驾醉驾行为的装备进行保养、维护和更新。 
    用于收集违法行为证据的酒精检测仪等筛查装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质检合格,并保持功能有效、清洁干净。 
    第十四条 各分局应当定期组织民警开展酒精测试仪等装备的使用培训与模拟演练,确保民警熟练掌握相关装备使用方法。 
    第五章 禁止事项 
    第十五条 民警、辅警现场拦截、检查酒驾醉驾嫌疑车辆时,禁止发生下列情形: 
    (一)对拒绝停车接受检查的,站在车辆前方强行拦截; 
    (二)脚踏被检车辆踏板; 
    (三)将头、手臂等部位伸进被检车辆内; 
    (四)攀扒车辆或强行登车责令机动车驾驶人停车。 
    第十六条 对嫌疑车辆闯卡的,除机动车驾驶人驾车逃逸后可能对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以外,民警不得驾车追缉。一般情况下,应及时通知前方执勤民警堵截,或者记录车辆牌号,通过事后追究法律责任等方法进行处理。 
    对嫌疑车辆闯卡且对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现场民警应当立即开展秩序维护、伤员救助等工作,同时向分局指挥中心报告,由指挥中心组织开展布控拦截。若现场执勤警力充足,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逃逸车辆实施跟踪,适时配合抓捕。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各分局可根据本工作指引和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市局有关部门查处酒驾醉驾行为时,参照本工作指引执行。 
    第十八条 本工作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