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谢明萱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转业至杨浦分局五角场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在部队,她是硕士生,来到公安,她变成了一个很多公安专业术语一窍不通的“小学生”。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小谢就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仅仅把它看成一份职业是远远不够的,惟有把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事业去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
转 岗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谢明萱决心再当一次兵,从头开始;再做一次学生,从头学起。在参加市军转办及市局组织的公安专业岗前(初任)培训期间,她仿佛又找回了考研的那股劲头,孜孜不倦地学习常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课堂上专心听讲、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后认真整理笔记,复习查找参考资料,积极参加学校及培训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并献策出力。通过四个月的学习,各项专业培训考核成绩名列前茅,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被评为“军转培训优秀学员”。至今,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曾经担任培训工作的干部、教官们对小谢的学习热情和认真尽责的态度仍旧赞不绝口。同样,在工作中谢明萱是有名的“牛皮糖”,一有不懂的问题,就向师傅、同事们请教,向法律法规请教,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很快完成了从军人到民警的角色转变。
适 应
2009年5月,谢明萱踏上了社区民警的工作岗位,从上岗的第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置身于百姓之中,践行着人民警察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的职责,把为民干实事,让老百姓满意,让社区安宁和谐,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社区工作细碎烦琐,和原来的工作千差万别,没有过多考虑,进入社区、走街串户便成了谢明萱必做的功课。白天,她挨家挨户入户调查、上门回访;晚上,她带着治保积极分子治安巡逻;遇到群众委托办理业务,总是热情受理或一次解释清楚,从不让群众重复跑。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性活动,只要没有其他任务她都主动参加。每月的“环境清洁日”活动、志愿者巡逻活动,小谢总是准时出现在居民队伍中,使得居民群众对社区民警产生亲近感。每次走门串户或路遇居民,她总是笑脸相迎,临别不忘留下一句“有困难就说一声,或者打我电话”的温馨话语。对群众的求助更是不厌其烦,力求帮助解决,如今社区不少居民都细心地保存着警民联系卡,有事都会想起谢警官,都乐意向民警诉说。
一次夜间巡逻的时候,有位居民向民警抱怨楼上的留学生近期常常在深夜播放音乐影响休息,多次上门交涉,可对方却不理睬,以至于双方发生争吵,差点动手。为了化解矛盾,谢明萱多次找到楼上的出租户哈萨克斯坦留学生 ,耐心向他解释在社区居住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告知处理好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随后又带着留学生到楼下,了解邻居作为大巴司机的工作特点,客观剖析纠纷的前因后果,将双方说服,妥善解决了矛盾,避免了事态扩大。
在大走访中,有居民反映某公寓小区围墙铁丝围栏损坏,去年春节期间曾发生几户居民家中失窃案件,尽管损失不大,但老百姓对小区安全表示担忧。为了维护社区治安秩序,让居民住得安心,小谢积极协调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公司,并呼吁辖区有关单位出资改造该小区落后的技防系统。在居委会的协助下,小谢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同时积极整合小区内治安巡逻力量,组织民警、居委干部、物业保安加强巡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该公寓不但新装了电子围栏,对小区绿化进行了全面修整,还维修改装了楼宇对讲系统、电控门。近一年来,小谢管辖的区域入室盗窃案件下降为零,群众拨打110报警数明显下降。
尽 心
居委干部都知道谢明萱把社区当作第二个“家”,她的手机总是保持24小时开机,接到社区居民的电话总会立即处理。几乎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到社区转上一圈,有时夜间外出路过,也会到社区向值班保安简单了解一下小区情况或是同他们一起巡查一番。09年12月的一天,小谢参加所内值班后晚上11点回家休息,凌晨2点时突然接到一个居民的电话,投诉物业保安上班睡觉。天寒地冻,又是一位女同志,小谢完全可以说第二天处理这件事。但想到居民这么晚打来电话,既是对小区防范的关心,更是对民警的信任,她立即起身穿上制服赶到小区。居委干部知道这件事后,开玩笑地对谢明萱说:“小谢,你还是在我们小区买套房子吧……”
尽管只是句玩笑,却是对民警工作的最大认同。小谢深知,认真对待居民的每一个求助,正确处理居民的每一项事务是向广大人民群众释放善意的最佳机会,她热爱社区民警的工作,更享受这份忙碌的快乐。记得去年在开展两个实有全覆盖工作时,信息采集结束后需要回所进行网上核对,考虑到核对信息的电脑数量有限,她就把核对工作放在晚上进行,常常加班到凌晨。从临床医疗工作转行到社区民警岗位,最大的变化就是加班次数明显增多。和同事们一样,能够按时上下班、节假日能够正常休息几乎成了奢望,对家庭的照顾更是少之又少。正当小谢为此犯愁、内疚的时候,家人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女儿尝试着独立、自理,让妈妈放心;爱人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大量的家务,还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正是这份理解,小谢的工作热情也得到了激发,在民警的带领下,尽管只是筹建居委会,外口、综治协管员等工作人员配备尚不到位,社区5名居委干部还是克服了人手少、出租户多、居住人员复杂的困难,完成了近一千户居民房屋的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的逐户上门采集工作。
爱 民
二○一○年二月十二日农历小年夜下午五点多。“嘀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五角场派出所的宁静。“能马上给我家找个阿姨保姆吗?”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伯沮丧的声音。正在值班的民警谢明萱,一面婉言安慰老人,一面迅速地记下了老人的要求。
老伯姓邵,今年八十多岁。邵老伯夫妇居住在广西桂林,应女儿、女婿邀请来上海过年,不巧女儿、女婿有要事去国外出差,特地请了一位阿姨来照顾二老,天有不测风云,老爱人突然脑梗中风住进了岳阳医院,保姆又急着要回家过年,急得老人六神无主。情急之中,在抽屉里找到一张民警联系卡,就打来了求助电话。在电话里了解到老人不会做饭菜,桂林的孙女乘飞机到年初一才能赶到上海。挂上电话后谢明萱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两位老人,一个在住院,一个耄耋之翁不会做饭,这大过年的,日子怎么过啊!小谢立即与老人居住区的居委会干部联系,一边请居委会的人员马上设法找保姆,一边亲自与长海医院护理部门取得联系,帮着联系护理工。几个小时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位阿姨,虽不能全日制护理病人,但总能救救急。此时,长海医院也传来了喜讯,答应明天派护工。细心的小谢又想到,第二天是除夕夜,老人的年夜饭怎么办呢?她二话没说,又赶到附近的饭店,为老人点了四菜一汤。晚上九点多,谢明萱还是不放心,与居委干部一起来到了邵老伯家,当老人得知已找到保姆护理他老伴,并告知已给他夫妻俩定了明天的年夜饭时,老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过不很久,老伯才喃喃地说:“我们在上海人生地不熟,又举目无亲,想不到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大年三十,当谢明萱将定好的饭菜送到医院,望着老人美美地享受这异乎寻常的年夜饭时,这才欣慰地离开了医院。大年初一中午,谢明萱又手捧鲜花与水果,来到医院给老人拜年;大年初二,小谢又与居委干部来到医院,送上居委干部给老人烧的具有上海特色的菜肴,让他们老俩口欢度春节。
“心里想着群众,实实在在做好工作,尽心尽力为居民办事,老百姓就会接纳我们,警民之间才会真正达到和谐;把群众的心凝聚起来,把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参与治安防范,就会形成“户户得到平安,安居乐业每一天”的浓厚氛围,我们民警的工作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满意。”硕士片警谢明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