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海公安推出网吧电子身份证将覆盖1400余家网吧,1191个APP完成入网登记

时间:2018-09-26 字体:

    打开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扫描网吧前台的二维码,并通过人像验证后即能开卡上网,节省了市民进网吧的登记时间。近期,上海公安机关已在本市460余家网吧推出了这项“电子身份认证”上网服务,在便利市民上网的同时,网吧经营者无需额外投入任何硬件设备及运维成本。
    上海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创新网络安全管理之路,推出网吧“电子身份认证”服务为市民安全上网提供便利同时,试点建设上海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网(https://wa.police.sh.cn),优化互联网单位备案审核警务流程、转变管理服务方式,缩短了互联网单位办理备案的时间,为营造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确保本市网络空间“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做出积极努力。
    上海推出“电子身份认证”上网服务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因此,市民在网吧消费时,必须依法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网吧工作人员仔细核验,确认“人证一致”后才能开卡上网。
    “在网吧日常经营中,工作人员有可能会遇到有冒用、盗用身份证登记上网的情况,也会遇到上网人员与身份证件照极为相似,肉眼无法分辨的问题,这给网吧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总队长魏荣敏介绍说,推行“电子身份认证”上网后,能够大大提高对人员、证件一致性核验的准确率,减少人工审核的误差率,有效防止了冒用、盗用身份证登记上网的现象,进一步提升网吧管理安全性。
    下一步,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将在本市1400余家网吧进一步推广“电子身份认证”上网服务。
    互联网单位备案时间缩短至24小时,无需面签
    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第33号令)规定:“互联单位、接入单位、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网络正式联通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定的受理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以往,在互联网企业办理备案工作中,互联网企业需要到公安机关当面审核,提供纸质备案材料,等待30天审核时间后才能完成联网单位备案工作。近期,上海公安网安部门试点建设了上海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网(https://wa.police.sh.cn),互联网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基础信息和互联网业务信息,即可完成入网登记工作,省去了企业频繁提交纸质材料、来回跑动当面审核等环节,互联网单位的备案办理周期从30日缩减至24小时内。
    缩短了备案时间,却增强了对这些单位的管理覆盖面。为加强对互联网新生业态的“精细化”管理,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将入网登记备案范围从原来的网站等传统联网单位拓展到了“移动应用(APP)”、“公共上网场所”等涉网主体。截至目前,本市有130余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49896个网站,1191个移动应用APP,8.6万个公共上网场所完成服务网入网登记。
    在“上海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网”建设过程中,上海公安网安部门不断优化升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网站中设立了“安全检测”模块,对入网登记的“接入服务商”、“网站”、“APP”等运营者提供网络安全“体检”服务。运营者只要入网登记后,即可收到一份网络安全“体检报告”。根据检测发现,截至目前,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已向本市1314家互联网单位推送9694份体检报告,为帮助互联网单位及时了解运营风险和安全漏洞,及时采取相关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指明了方向,为提高本市网络安全整体防范能力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