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申城连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极端气温一度飙升至40.7℃,加上世博会的影响,学生流、外省市旅游客流等多流叠加,给申城交通以及一线交警带来了多重压力。面对似火骄阳,他们用比气温更高的工作热情回应挑战,战高温,斗酷暑,有力保障了高温期间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有序。
1.4公里没有半片树荫
世博会的召开吸引了大批客流,外滩也成了游客们的必去之处,据路口执勤的一线交警介绍,今年的客流量较往年整整翻了一倍,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大约要四五十万,一点也不比世博园区少。
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岗组作为外滩沿线的“第一岗”,附近有着黄浦公园、外滩观光隧道等景点,游客的密集度可想而知。据黄浦交警四中队警长姚警官介绍,“每天晚上7点到11点是大客流集中的时候,南京路步行街商店基本10点关门,游客们就前往外滩继续游玩。”虽然大客流集中在晚上,但白天路口民警的执勤压力似乎更大,除了照顾好路口的行车秩序,还要不断地在沿线巡逻,防止旅游大巴临时停靠上下客,影响后方的正常通车。
日前一天中午记者来到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路口,当时下午一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当天的执勤民警李刚正骑着摩托车巡逻。
记者发现,由于外滩沿线为景观道路,在李刚巡逻的1.4公里范围内,竟然没有半片树荫可以遮阳。“你可以摸摸我头上的钢盔,你手碰上去肯定会被烫到的。”果然在长时间的暴晒下,民警头顶的钢盔烫得几乎难以触碰。
集中警力应对“双高”
南京西路华山路口是静安寺商圈附近的繁忙路口,在世博会的影响下,前来静安寺旅游、购物、娱乐的人流急剧增加,路口排堵保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早上7点30分上岗,到晚上7点30分,这个路口12个小时都一直有交警在岗。
中午一点多,记者来到这个路口,按说是传统意义上的非高峰时间,但仍然有大量车流、人流涌入静安寺,在路口执勤的交警一刻也不能停,转身、吹哨,指挥疏导车辆、纠正违法行为。这样的天气即使记者站着不动都是汗流浃背,再看看执勤交警,衣服都是湿透的,并且泛起薄薄的盐花。
高温天、高人流的“双高”,对执勤民警的体能要求很高,为了保证这个路口的畅通,静安一中队集中警力,每过30至45分钟,就派人到路口轮换;中队干部一有时间就到路口来;临近岗位的民警休息时间也常到路口来帮忙。用中队长王帅的话来说,“我们没有路口的概念,大家一起坚持着。”
痛并快乐着的“高乐高”
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西路万航渡路口, 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地表温度接近50度,迎面袭来的滚滚热浪令人窒息,每个人的步速都很快。就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位警察,他已经在火辣的烈日炙烤下站了近一个小时,他叫徐海强,是静安机动中队的民警,也是这个路口岗组中的一员。8月4日那天,最高气温38度,徐海强像往常一样在路口指挥交通,谁也不知道这天上午,他正发着高烧,并且胃部不适,连早晨吃的早饭都吐掉了,但是他却没有和任何人说,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北京西路万航渡路是华山路匝道车流下来的第一个“泄洪口”,路口畅,则高架畅,路口一旦堵住了,不但高架上的车辆下不来,还会一直影响到徐汇方向的车流。这个路口共有5名执勤交警,都是50岁以上的老同志,队里的同志戏称他们是“高乐高”——高温天里的高龄交警。
多年的马路站下来,他们早就是全身伤痛:崔平昌是十级伤残,徐海强有高血压,查书荣左腿曾经粉碎性骨折,至今还留有钢钉……这样的高温天气,年轻民警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他们。但他们仍然在坚持,只要站上马路一刻也不停,转身、吹哨、有序地指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他们说,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路口秩序井然,心里就是快乐的,身体的痛早就抛到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