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本市实施《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当事人自撤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暂行办法》,首批5个“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快速理赔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也随之开始受理当事人自撤现场、自行协商处理的物损交通事故。近一个月的运行情况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
20分钟左右完成一起
上周三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金沙江路上的众国分中心,在受理大厅里,21家保险公司一字排开,派驻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接待着前来办理理赔业务的市民。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大概有近10家保险公司的服务台前有接待任务,像人保、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和中华联合等几家大保险公司的服务台前,甚至还排起了短队。
不过从登记、定损、定责等全过程看,一起交通事故一般有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据负责登记工作的服务人员介绍,那天上午的一个半小时里,已经接待了40起事故理赔业务。
平均一天一百多辆
在理赔大厅的一角,设立了一处派驻交警的工作间。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发生事故后,在没有人员伤亡的前提下,只要车辆能够移动都必须快速撤离现场,车辆损失均在2000元以内的,保险公司可在交强险赔偿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2000元的由派驻服务中心的交警开具《事故责任书》,保险公司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过错责任大小在商业保险的赔偿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据派驻在这里的普陀交警支队诸警官介绍,“中心”启动的半个月里,已经接待了1668辆事故车辆,平均一天一百多辆,其中物损超过2000元的有274起,约占前来车辆的三成。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交警先后受理了两起物损超过2000元的事故,一起是发生在长宁的,因为一方违法变道引发;另一起是发生在普陀的追尾事故。诸警官说,来“中心”受理的事故车辆,绝大多数是这两类,外加不按照规定让行。在一份统计表中,记者发现,单单由派驻交警受理的事故,就已经涉及到本市的14个区和高架道路。
及时联系可缩短时间
对于发生事故后的当事人如何能够顺利地了结赔偿等事宜,诸警官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首先是在发生事故后一定要按规定撤离,对于未按规定撤离的车辆将会受到暂扣车辆的处罚,另外,当车辆发生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事故,车辆投保的是外地车辆,以及事故车辆未经保险公司定损就修复等都无法享受到“中心”方便的服务。他还提醒当事人如果想尽快地得到业务受理,在事故后,及时地与所投保的保险公司联系,这样在到达“中心”后可缩短受理的时间。最后他强调,对于事故的情况一定要如实地描述,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增设分中心扩大停车场
对于本市实行的这项便民措施,大多数的事故当事人都感到了便利。记者在现场采访的一位当事人说,不小心发生物损的小事故,如果双方都心平气和地对待,只要到这里来处理理赔业务,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后遗症。
一位从闵行赶来的当事人则表示,希望这样的服务中心能够多设置一些,这样更加方便。
记者采访的那天恰好天气下雨,事故车辆比平日里多一些,“中心”的停车场地明显不足,一辆车刚刚离开,后面就有车辆紧跟而来,使得原本狭小的场地更加紧张。随着“中心”业务量的不断增多,看来还应该适当地增加停车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