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警干了19年,在街面发现和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数以千计,竟没一次“看走眼”。居民和同事给江宁路派出所巡逻队警长翁海峰送了个响当当的“绰号”——“神眼警察”。
上月28日,出现在记者面前的翁海峰戴着一副眼镜,双眼布满血丝。就是这双看来平凡的“神眼”,当天凌晨刚铆牢两名犯罪嫌疑人,处理完案件只休息了短短两小时。
午夜零时,翁海峰和同事驾车巡逻至西苏州路。这里是静安、闸北和普陀三区交界处,巡逻民警必到点之一。
路过一小区门口,一辆停在路边没熄火的车引起他的注意:车内只有一名男子坐在副驾驶座上,警车经过刹那,他快速地别过头。
敲开车门,男子望着民警,眼神迷茫。叫他出示证件,乍暖还寒的春夜,男子的额头竟然渗出细密的汗珠。
见此场景,翁海峰心里有数。猛一回头,果然看见另一名男子正快步朝小区里面走去。二话不说,立即追去控制住该男子。
随后同事搜查两人座位,果然找到几包毒品,共计15克。
吸毒人员大多面色苍白、眼神涣散;入室盗窃者一般个头不高、手上起茧;负案在身的逃犯看见身着制服者会下意识地避开……“神眼”总能从看似平常的行为中捕捉蹊跷细节。不过翁海峰不以为然:“我就是比一般人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一天凌晨,他照例和同事在监控室紧盯19块屏,常德路上三名男子吸引了他:三人一路专跟单身女性,又不时在小区旁驻足指点。
为什么三人有这样的动作?翁海峰调派警力前往该区域巡逻的同时,通过监控探头一直追踪了35分钟。三名男子走到新丰路路口准备扬招出租车,始终没有违法之举。为什么走了这么久才扬招出租车?翁海峰当机立断,让附近民警将三人带回派出所。
身份一比对,三人都有盗窃前科,但身上并没有可疑物品。不过其中一名男子钱包里有一张年轻女性照片。男子说是其女朋友,“在一起3年,柳州人,叫黄娟。”
翁海峰通过信息平台查询,柳州共有12名叫“黄娟”的女子,没有一个与照片中的女子图像吻合。
翁海峰走到这名男子身边,请他辨认“女友”,男子果然不敢认人。
为什么要说谎?翁海峰对自己的判断已十拿九稳。通过核查比对,三名男子与近期系列入室盗窃案信息吻合,26起盗窃案一举破获。照片中的女子,其实是一名受害者。
马路上抓现行,翁海峰强调“第一眼感觉”。旁人看来,这是一种近似“第六感”的本领。
跟翁海峰巡逻,屡屡出乎记者预料。
下午3时,江宁路645号一家服装店门口,女老板报警称有人“诈骗”:一名男顾客结账时接了个电话,随后便坚称已付过钱。
查过男子的身份证件,翁海峰双眼紧紧盯住男子,连珠炮式发问:“你刚才电话打了多长时间?怎么会忘记自己付没付钱?你到底带了多少钱自己不清楚?”
问题短、频、快,男子紧张得话都说不清。然而翁海峰初步判断:“男的回答内容没问题,纠纷的可能性更大。”随后翁海峰请同事将二人带回派出所,经查证,果然只是一起普通纠纷。翁海峰告诉记者,密集发问营造紧张气氛,就是为听男子能否自圆其说:“如果说谎,短时间一定会自相矛盾。”
随后在西苏州路一座桥下遇上一名驾车贩售水果的驾驶员,翁海峰的方法来了个大转弯:不紧不慢地逐页翻看驾驶证,拉家常式地问生意如何,眼角余光却瞄向男子。男子双手叉腰,口袋透出几张百元大钞的边角。随即翁海峰把驾驶证递回去,叮嘱驾驶员注意财物安全,不要影响交通。
“如果他的手去碰口袋,很可能就有问题了。”辖区曾有类似案例,驾车卖水果者用假钞调包消费者的真票。
街面盘问,不是简单对话,而是心理交锋。眼神、表情和肢体都会传递信息,这正是“神眼”要捕捉的“第一眼感觉”:“全是19年一点一滴积累的盘问技巧和巡逻经验使然。”
每经过一个路口,翁海峰都要讲述巡警队在此破案的故事。他太熟悉这里了,同事说他脑中有张“地图”,各种建筑地标一应俱全,治安历史数据和近期案发情况都“门儿清”。
4月一天凌晨,翁海峰和同事在一家高档浴场处理完纠纷,出门时遇上一名衣着邋遢的男子,却背着一只崭新的名牌包。擦肩而过,男子侧身避开。
走出20米,翁海峰又退了回来,要求男子出示身份证。男子打开包一阵乱捞,终于翻出一张证件。翁海峰一看,照片和眼前的人对不起来。男子忙说“这是我朋友,我帮忙背下包。”
“朋友去哪儿了?”
“外面便利店买烟。”
“哪个便利店?”
“好德。”
翁海峰清楚,附近的确有一家便利店,但不是好德。进了派出所,男子很快承认,手中的名牌包是他4月3日在宋园路一拍卖行拎走的,内有3万元现金。
案子看似了结,翁海峰心里还有个疑问:这家浴场位置难寻,对周边环境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到。再次审讯,犯罪嫌疑人果然又吐出10起入室盗窃案,其中两起发生在江宁地区。
“哪有什么‘神眼’!”说起自己的绰号,翁海峰眯着眼笑了:“神眼”其实一点都不神,就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扎实丰富的基础工作。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