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7时37分,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擎起她的,当然是一位中国人。
在那最接近天空的土地上,一个44岁的汉子,喘着粗气,高唱《歌唱祖国》,向祖国敬礼,向亲朋致意。接近零下30摄氏度低温下,他脱下厚厚的连体服,露出公安特警制服和警帽,同时双手展开另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上海公安。
他来自上海,是一名警察,名叫刘昊。
昨天深夜,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还在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营的刘昊。
选择最“男人”的职业
1974年出生的刘昊,199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人民警察学校。从加入上海市公安局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是一名特警。“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职业,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
24年特警生涯,除了刻苦训练和备勤,最让刘昊骄傲的是,几乎所有重要的国家级任务,他都没有错过。“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2010年上海世博会……”人生需要波澜壮阔的精彩,用自己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帮助别人,才是人生意义所在。这也是他不断学习更多知识、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原因。
因为表现出色,刘昊逐渐成长为特警总队的业务骨干,并开始担任特警总队战训支队索降战术教官,负责培训上海特警索降、攀岩、急救、野外生存、高海拔跨区域拉动等内容。
特警总队战训支队政委马俊峰告诉记者,刘昊担任索降教官很多年,他的教学方式与一般的教官不一样。他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根据城市作战的特点,比如上海高层特别多的特点,实地带大家去一些高层进行高空索降的教学。
“这些技巧很多是他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花钱去参加培训、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但他从不藏私。这么多年来,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特警。可以说,在上海,只要是特警,基本上没有不认识他的。”
埋下攀登珠峰梦想
在工作上,刘昊是铮铮铁汉、特警精英。在日常生活中,他还特别热衷于公益事业。从十多年前开始,刘昊就一直在虹桥路的血液中心义务捐献血小板,每月两次,风雨无阻。两年一届的无偿献血白玉兰奖,他已经领了四五次。刘昊还是骨髓捐献的志愿者,也已有十多年历史。
登顶珠峰的梦想,同样是在他做公益事业时埋下。2007年,刘昊参加了一次“珠峰环保大行动”的海选,选中者将前往珠峰大本营进行捡拾垃圾的志愿活动。但最后刘昊落选了,这反倒激起了他攀登珠峰的热情。从那时起,他就把攀登珠峰作为自己的梦想,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磨砺与考验。
为了这个梦想,刘昊准备了很多年。他从跑马拉松开始,锻炼体能和心肺能力,同时加入了中国登山协会,开始系统地学习登山技能。
刘昊告诉记者,最初他在4613米的博格达峰学习登山技能,锻炼高海拔适应能力。后来尝试攀登了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这是入门级的,因为7500米以上就会有吸氧的需求。然后是8201米的卓奥友峰,再下去就是珠峰。”通过逐步的进阶,刘昊离梦想越来越近。
马俊峰告诉记者,上海公安鼓励广大民警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拓展个人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今年4月7日,准备了11年的刘昊拿出多年积蓄,在单位的支持下,凑足了登山需要的时间,来到珠峰大本营。
攀登珠峰的数十天里,刘昊一直在与缺氧、雪崩、落石、冰裂缝斗争。平地上23%的含氧量,到了高海拔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稍微一动就是剧烈喘气。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跋涉登山,还要时刻警惕可能的雪崩、落石,以及地上被冰雪覆盖的裂缝,可谓步步惊心。
整个登山过程,时刻与各种危险相伴,尤其是变幻莫测的天气,前一分钟可能还是晴空万里,后一分钟就是狂风大作,暴雪袭击,温度剧烈下降。这时必须及时添衣保暖,不然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低温很可能导致人体失温死亡。
珠峰之巅放声歌唱
这一刻终于来临,刘昊高擎五星红旗,登上珠峰之巅。
此时,他做了一个在专业人士看来非常危险的举动:脱掉了厚厚的连体衣,露出了一身藏青色的特警制服,同时拉开另一面早已准备好的旗帜,上面写着“上海公安”。然后他喘着粗气,暴露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里唱了一段《歌唱祖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举动?刘昊告诉记者,不光是这次攀登珠峰,其实只要做任何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义务献血的时候、每一次领白玉兰奖的时候……他都穿着特警制服。“因为我觉得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我代表的是上海公安,是公安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刘昊告诉记者,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争取参加中国的维和国家任务。“到时候,我依然会把我的特警制服穿在身上,为这身制服所代表的集体,争取更大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