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虹口警方:抢劫抢夺金戒指系列案告破

“手中塞物”抢戒指 受害人平均75岁

时间:2008-04-10 字体:

    一眨眼,手里多了一张十块钱,戴在手上的金戒指却不见了!日前,虹口警方历经4个月的艰苦努力,侦破了“1.5”系列抢劫、抢夺金戒指案件。不法分子以“手中塞物”趁机施抢或公开抢劫、抢夺,受害人都是老年人,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截止记者发稿,1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已查证作案57起,涉及虹口、闸北、宝山、杨浦等区,缴获金戒指23枚。

    

查获的金戒指

用于作案的专用工具和查获的赃物


    手中塞物抢走戒指


    家住市中心的李老伯今年78岁,一天中午11点半,他拿着一些点心,前往医院给住院的老伴送午饭。走到住院部门口时,被一名30多岁的中年男子叫住,用外地口音说老人掉了钱。自己没有摸口袋动过钱,怎么会掉钱呢?李老伯正纳闷时,男子边说边从地上捡起一张十块纸币,并顺势塞入老人右手。
    戒指被抢就在瞬间发生,男子趁机抓住李老伯带戒指的手,不断拉扯戒指。老人紧张得一时没反映过来,得手后男子转眼跑得不见踪影。一眨眼的工夫,李老伯手上拿了张纸币,金戒指却不见了。
    去年10月到12月底,虹口警方发现在新港、嘉兴和提篮桥等地区,陆续发生多起抢劫、抢夺老年人金戒指案件,嫌疑人以“手中塞物”趁机施抢或公开抢劫、抢夺的方式实施作案,有时如果老人想伸手阻止,他们甚至会将老人推倒在地,导致老人肩膀骨折等。其实,类似案件曾个别发生过,早在去年5月,警方已展开过一波严厉打击行动,还抓获了几名犯罪嫌疑人。不料,只过了几个月,类似案件再次发生。这一情况引起警方高度重视,虹口刑侦支队迅速成立“1.5”专案组,对案件展开侦察。
    通过串并案调查,侦查员发现此类案件在虹口、闸北、宝山、杨浦等区,发案呈上升趋势。经查,此前专项行动中抓获的嫌疑人,都来自北方同一座城市,且这种作案手法是从老乡那里听来的。专案组意识到,此类案件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估计最近频发的案件很可能是同乡干的。


    推车挡人马脚毕露


    根据这一线索,全市相关案件的记录中,一名叫“穆伟奇”的男子进入警方视线。此人也来自那座北方城市,曾在一起发生在其他区的抢夺金戒指案现场出现过。经资料显示,老人发生戒指被抢后,本想追上坏人的,不料刚跨出几步,就被一名骑车人挡住,老人摔倒在地。穆伟奇就是那名骑车人,他在笔录中表示,听到老人叫喊,他本想骑车去追的,结果匆忙中将老人撞倒。
    当时穆伟奇的出现,真的只是巧合吗?此人住在新建路上的一个小区,该地区周边曾发生过多起抢劫、抢夺老人金戒指案件,难道这也是凑巧吗?带着疑惑,侦查员前往那几起案件的现场回访。走访中,多个案件的目击者证实,穆伟奇都曾出现在案发现场。至此,专案组认为,穆伟奇有重大作案嫌疑,便对其展开外围调查。
    经查,侦查员发现穆伟奇经常与同乡“小敏”、“大柄”、“在江”等人来往,这些人主要在虹口、闸北、普陀、宝山等区活动,时常在一起吃饭、打麻将,活动地点都接近于去年底全市同类案件的多发地,大多数人没有正规职业,平时开销却很大方。专案组初步判断,这伙人就是那批流窜在本市抢夺老年人戒指的嫌疑人。于是,一张大网悄悄张开。


    兵分多路聚拢围歼


    形迹可疑,赃物去哪儿了呢?为了进一步摸清团伙情况,侦查员深入调查。这时,一份110报案记录引起侦查员注意。报案人邬名财与穆伟奇是同乡,他自称开了家个体金店,家中被盗丢失多枚金戒指。根据以往办案的经验,侦查员嗅到了“收赃”的味道。于是,对邬名财展开调查,发现他与“小敏”、“大柄”、“在江”等人都有联系,时常有形迹可疑人员出入他的个体金店。
    历经近四个月的侦察,专案组摸清了团伙成员的身份,并厘清了团伙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松散型团伙,互相都是同乡;经常两、三个人交叉合作,早上或中午出手,流动性非常大;从动手抢、到作掩护、转移戒指都分工明确。
    由于团伙成员分散,3月初,专案组制定了“待其聚拢围而歼之”的抓捕方案。可是,要团伙主要成员全都聚集在一起可能吗?所幸,此时侦查员得到消息称,一名主犯的妻子在2月19日生了一个孩子,按习俗很可能会在3月19日办满月酒,届时作为“作案”合伙人,主犯成员必定会聚在一起。
    3月19日晚,多名团伙成员果然同时出现在长安路上的一家饭店内。于是,虹口警方临时调动了50名警力,兵人多路同时展开抓捕。晚20时许,在饭店和多个暂住地一举将穆伟奇、“大柄”等几名主犯抓获,缴获23枚金戒指和作案工具钩子等。
    截止记者发稿,1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抢劫、抢夺罪被刑事拘留,已查证作案57起,涉及虹口、闸北、宝山、杨浦等区。


    调查:被害人平均75岁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虹口刑队承办此案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查证全市范围内的57起案件中,被害人的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老年人的自我防范能力低,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据悉,由于老年人戴的金戒指,大多是老式的,被抢戒指都是开口式的,俗称“铜箍戒”。这类戒指虽然是环形的,但在戒身都是有开口的,以供根据手指粗细调节大小。金戒指很容易就能被扳开,一旦利用“手中塞物”抓住老年人的手后,或用手或用特制的钩子,很容易便能将戒指脱掉。有时有的人甚至都还没发觉,等对方走后,才发现手里多了枚硬币或纸币,戒指却不见了。有时即便被老人察觉,由于他们年老体弱,嫌疑人很好挣脱。在长阳路上被抢的李阿婆,看到对方抓着手在扳戒指,便用另一只手去拉对方,结果嫌疑人一个推搡,便使李阿婆侧摔下去,导致左肩骨折。
    说起与被害人接触,侦查员很是感慨。起初,回访穆伟奇居住地周边几起案件的被害人时,侦查员遇到一些家属不愿配合。因为,老年人遭遇类似事件后,不仅身体上容易受伤,心理上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家属们不愿意再让老人回忆当时的情况。案子侦破后,当侦查员再度上门时,家属这才松了口气。
    “之前,老人对于戴在手上的戒指被偷,心里感到很‘窝塞’,总是闷闷不乐的,也不太愿意一个人出门了”,张阿姨说起老母亲的遭遇很是心疼,“戒指在马路上被抢,坏人上哪儿去找啊?母亲当时一急,连坏人往哪个方向跑的都没看清。没想到,最近侦查员打来电话说案子破了,母亲特别高兴,脸上总算有笑容了,我们一定配合警方做好取证工作。”


    警方提示:半数老人未报案


    采访中,记者获悉目前专案组已查证的案件中,只有半数案件的被害人事发后报案的,还有不少被害人没有报案,直到侦查员通过蛛丝马迹找上门,才道出事情的原委。办理案件中,有一些案件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作案地点、时间,并对现场进行了指认,调查时侦查员却发现没有相关的报警记录,显然有很多被害的老年人没有报案。因此,虹口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家中老人也遇到类似情况,欢迎老人或家属拨打23032511反映线索,并积极报案,以便警方在第一时间打击犯罪。
    在增强针对性巡逻的同时,警方提醒广大老年人,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佩带的金银首饰露了出来,市民要加强自我防范,特别是老年人最好能结伴同行,增加防范意识,尽量避免与陌生人说话,不要被一些小利迷惑。(文中均为化名)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