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普陀交警三大队实习的上海公安学院学警沙俊杰,在执勤时和带教民警一起,冒着台风“安比”和大雨帮忙将路口进水抛锚的车辆推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被帮助的市民特意致电12345热线,对他们进行感谢。不仅如此,炎炎夏日走街串巷开展巡逻,博物馆里宣传传授小朋友暑期安全小常识……这些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成了上海公安学院2017级1091名学生的“暑假作业”。
在老师的带教指导下,专科学生全部被安排到公安基层实战部门顶岗实习,本科学生自带课题安排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整个暑期,他们将化身成为红、绿、蓝等色彩,为申城市民送上一抹抹清凉色,演绎成了申城夏日里的平安“三色杯”。
红马甲:地铁站内抓骗子
侦查和刑事技术专业的60名学生身着红马甲,在宜山路、桂林路、徐家汇等沿线地铁站开展志愿服务、反扒宣传,为市民出行增添了一份“平安色”。
身着红马甲的侦查专业本科生蓝天明就和其他6个同学在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每天负责早晚高峰开展人员疏导,并为乘客提供各类问询和站区安全巡逻等服务。不仅如此,他还曾抓获了一位骗取零钱男子的经历。
在站区巡逻时,蓝天明发现一老一少两个男子始终在自动售票机前转悠,假装买票没有零钱骗取其他购票乘客零钱。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他和同学周陆诚脱掉红马甲,一人掩护、一人佯装看手机靠近拍摄取证,锁定证据后,同组其他2名学生也迅速配合抓住了该名男子送站区警务站作进一步处置。
另一组学警李诚豪和陈宇婕在站区巡逻时,则变成了“啄木鸟”。他们发现,徐家汇站换乘大厅自助售票机上中英文显示有差异,8号线换乘9号线在“陆家浜路”站,而英文标识却在“China Art Museum”(中华艺术宫)站。他们及时向地铁值班站长作了汇报予以更正,以免给外籍来沪乘客出行造成不便。
绿马甲:博物馆内忙宣传
“关注暑期小朋友人身安全”是学生承担志愿服务的另一项暑期作业,40名治安专业和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学生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并不失时机地为小朋友开展了暑期安全宣传教育。
小朋友一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就迎来了身着绿马甲的哥哥姐姐们。幼儿园大班的倪文嘉妈妈告诉记者,她儿子在大哥哥大姐姐陪同参观时特别兴奋,“小鸡快跑”“远离陌生人”等安全防范互动小游戏教会孩子出行、用电、游玩中的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小常识,这些都是孩子参观博物馆的意外收获。
帮助游客在线购票缓解窗口购票压力,维护进馆参观游客秩序,帮助走失小朋友寻找妈妈……在上海科技馆承担志愿服务的学生们,在服务游客和教会小朋友安全出游、出行知识的同时,也享受着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他们一件件马甲忙碌在各个场馆,汇聚成了守护孩子的“安全色”。
警察蓝:大街小巷守平安
学院900多名第二专科学生整个暑期全员全程安排在全市各公安基层实战单位顶岗实习,这也是一项最辛苦的“暑期作业”。治安巡逻、社区安全防范、110接处警、交通指挥疏导等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学警们在实战环境中进行锻炼,都成长了不少。
在江苏路派出所实习的治安专业学生王兆祥、沈安逸、马凯就参与了一起夜间抓捕行动。当晚,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辖区一酒店内可能有卖淫嫖娼活动。随后,他们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行动,迅速控制两个房间内的4名嫌疑人,并与民警一起工作至次日凌晨。在实习期间,他们不仅熟悉了基层公安工作,更体会到公安一线民警的艰辛。
世界杯期间,在静安交警支队实习的交通专业学生瞿洲则尝到了“黑白颠倒”的勤务模式,每天20时跟随带教师傅在辖区路段来回巡查,凌晨时分又到相应路口设卡查酒驾……他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在实战环境中能真正体会到带教师傅的“查案秘笈”,尤其是老民警的工作态度和处警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7级120名交通专业学生分散在浦东、徐汇、静安、虹口、宝山、杨浦6个区域,他们在开展交通管理工作的同时,救助行人、推行抛锚车辆、帮助失主寻找物品也成了实习工作的一部分。
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寒暑期组织安排在校学生参加公安基层实战单位顶岗实习,是学院开展公安专业教学的一项特色工作。学生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缓解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实习、实践为学生后继专业学习打牢基层,也是通过实战环境检验学生专业学习转化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