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嵩办公室的橱柜里,垒着高高一摞笔记本,细细数来一共有15本。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他都习惯性地记录在册……“某年某月某日:一起疑似强奸案。报警人情况、侦破难点、后续工作……”随意翻开内页,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这样一段近乎完整的案件侦办流程。
“老刑警的笔记还要细致,甚至连影响案件的气象因素都会记上一笔,我是比不上的。”黄嵩虽然这样自谦,但事实上,在他身上有着诸多不一样的“标签”:崇明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最年轻的重案队队长、崇明零经验成功端掉套路贷犯罪团伙第一人、第一个用微信成功抓捕重要犯罪嫌疑人的青年刑警……在这些“标签”背后,承载着他过去7载的刑警岁月。
确认过眼神,是要抓的人
长期在打击犯罪的刑侦一线,黄嵩面对的常常是那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个生死瞬间,黄嵩永不动摇的信念就是:抓!
那是一起涉恶案件,黄嵩的对手是一个身上带刀、身形魁梧的嫌疑人。按照黄嵩的话,“他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在这之前,我们也侦查了一段时间,但此人行踪飘忽,所以我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抓捕的时机。”当嫌疑人最后一次出现在家附近时,黄嵩意识到:机会来了!
行动一触即发。当黄嵩和队员们赶到所在小区时,一辆车正巧迎面驶出,几乎就是一瞬间的“眼神交汇”,黄嵩认出驾驶位上的人就是嫌疑人,黄嵩想都没多想,立马从车上冲下来拦停,也就是几秒钟的功夫,同事们从副驾驶的另一侧围攻,合力将嫌疑人制服,没有给嫌疑人丝毫准备的机会。
事后,黄嵩才发现,嫌疑人不仅随身携带了刀具,车上还有一只德牧。“现在想想是有些后怕,但当时那股劲儿上来,我想的只是一定不能让嫌疑人跑掉!”
肩扛利剑的“多面手”
在黄嵩看来,刑侦重案队是一把“利剑”,指向之处所向披靡。而在工作实践中,黄嵩不仅敢于亮剑,更能以工匠精神铸造“利剑”。
2013年,市局组织第一届微课程比赛时,他从笔记本上梳理了一起基层派出所一筹莫展但他仅用5分钟就侦破的盗窃案件,并将该案侦破经过制作成微课程,在刑侦的大舞台上初露锋芒。该微课程最后被评为市局条线优秀推广课程。随后的几年里,每一届微课程大赛上都有他的身影并屡屡得奖。如今,他已是分局兼职教官,主讲《入室抓捕安全攻略》。他曾撰写的学术论文还曾被刊登于上海公安学报上。
在领导、同事的眼里,黄嵩就是这样一个能吃苦、能思考、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刑警队“多面手”。从警这些年里,黄嵩屡次建功受奖,已荣获个人嘉奖5次,个人三等功2次,成绩卓著。担任重案队长以来,全区命案、两抢案件全破。
采访尾声,黄嵩的目光又一次落在办公桌上的随身笔记本上,下周的工作安排已密密麻麻写满了一页……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