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海宁路时有拥堵 乍浦路桥流量不足

吴淞路闸桥封闭后交通状况一瞥

时间:2009-10-29 字体:

    10月16日24时起,吴淞路闸桥开始了拆除工程。如今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时间,拆桥后周边道路交通情况有怎样的变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又有哪些交通组织调整?对此,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吴淞路闸桥封闭交通后,交警们奋战在排堵第一线。


    交通流量有所变化
    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数据表明,吴淞路闸桥封闭后,海宁路的交通流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天潼路北向南的交通流量则明显减少。据统计,从海宁路吴淞路到海宁路河南路东向西车流比以往每小时增加100多辆次的机动车流量,而从天潼路北向南的流量从封桥前的每小时2100辆次降低到每小时1800辆次,也就是说每小时减少了300辆次的机动车流量。而因为四川路桥是唯一允许非机动车通行的周边过河桥梁,因此非机动车流量也增加了一倍,乍浦路桥目前的交通流量低于计划流量近400辆次。
    上述数据表明,施工地区的交通流量与施工外围道路交通流量呈现出“外紧内松”的形势,途经的机动车驾驶员都愿意利用外围路径分流,因此海宁路等外围道路的交通流量增加,导致有时会出现车辆积压和排队现象,而作为分流过河路径的乍浦路桥目前处于不饱和状态。
    交通组织有所优化
    据交警部门分析,海宁路一线产生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三条公交线路改道河南路桥后,由海宁路转入河南路桥的公交车流骤增,再加上一路上几个小路口的信号灯影响了车辆一次通过的效率,使得该线路的车辆积压严重。因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海宁路—周家嘴路一线信号灯配时进行了调整。由于海宁路河南路口东向南左转车辆有所增加,因此对该路口的信号灯相位优化设计,增加左转通行量。另外,在海宁路、河南路路口增派警力,严禁路口的“拖尾巴”车辆,在早高峰时段以人工控制沿线信号灯,尽量确保东向西车流能在一个信号灯周期内连续通过多个路口,增加道路的通行效率。而在拥堵产生并扩大前,启动交通应急疏导多区联动机制,由虹口、闸北、黄浦等区交警共同应对车流积压的突发情况,从吴淞路闸桥的内外围路网分别入手,联动解决局部路段的堵点。
    除此之外,针对吴淞路—天潼路—乍浦路—乍浦路桥还未达到设计流量,撤销乍浦路天潼路口禁止机动车北向南通行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分流路径作用。
    绕行线路有所提醒
    从闸桥封闭后的数据表明,由于乍浦路桥实施禁止非机动车南向北通行的管理措施,四川路桥非机动车流量增加接近一倍,高峰时段将占据机动车道通行,因此原先的机动车道只剩下一来一去两根车道,对机动车的通行能力有所降低,而河南路桥因为有四快两慢的车道,通行能力较好,乍浦路桥的通行能力也没有饱和,因此建议机动车南向北过河可以利用河南路桥,而北向南过河可以利用乍浦路桥绕行。
    非机动车具体的绕行线路建议如下:南向北通行可从四川路桥,北向南可由乍浦路桥至南苏州路至四川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