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金秋,上海杨浦大桥建成通车。之后,伴随大桥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需要,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大桥派出所应运而生。这个以“桥”命名的派出所,年复一年,日夜守护着黄浦江畔百姓福祉、守卫杨浦大桥平安,最近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当记者走进大桥派出所荣誉室时,不禁为他们取得的骄人成绩而赞叹——连续9年荣获“全国一级派出所”称号,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获公安部“210工程”示范单位称号、市公安局“争创人民满意先进集体”、阳光警务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先后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以及我们所良好的氛围。”所长袁华对记者说。
“荣誉来之不易,这接力棒必须传好!”
采访中记者正巧遇到远赴重庆抓捕嫌疑人凯旋的执法办案队警长李一,之前连续多日的布控蹲守、千里抓捕,让这位帅气的80后小伙儿双眼布满血丝,难掩疲惫。然而,一提起案情,他瞬间精神抖擞:“这起案件的嫌疑人异常狡猾,侦破过程很艰难,前后持续了两个多月。”说起侦破过程的苦与累,李一洒脱地笑道:“累不算什么,抓到嫌疑人,破了案,给群众一个交代才是最大的快乐!”尤其让李一倍感温暖与时时充满力量的是,办案期间,所领导身先士卒,与办案民警挑灯夜战……“领导这么拼命,我们自然也干劲十足!”话语简单朴实,却真情地道出了所里很多民警的内心感受。这种大家“攥成一个拳头攻坚”的凝聚力,早已成为全所工作的常态:遇到任务,领导带头在第一线,民警们不畏难避险,人人担责,个个争先。这就是多年来这个优秀团队保持和弘扬的“大桥精神”。
“大桥精神”的传承同样离不开老一代民警的言传身教。“成功就在于多坚持的那一步,在于要把小事做好做细。”这句话是有31年警龄的老民警孙昌叶从他师傅那里学来的,如今他又把“师训”教给一茬茬的新人。像孙昌叶这样具有“传帮带”硬功夫的好师傅在大桥所不乏其人:扎根社区30年的老民警钱正平,“火眼金睛”的资深巡警蒋克宁,下苦功钻研视频监控的女警李娜……他们如辛勤的园丁,视带兵育人为己任,从而使大桥的“苗圃”新人辈出。这也正应了老警孙昌叶常说的那句话:“荣誉来之不易,这接力棒必须传好!”
“案件不分大小,都要给群众一个交代。”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每个派出所的根本职责。大桥派出所辖区面积3.99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大片棚户区和旧式里弄,各种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对于案件,不分大小,都要给群众一个交代。”范文博副所长强调的是大桥派出所多年来秉承的一个理念。
今年4月,辖区连续发生了10起入室盗窃案。案件侦破刻不容缓,全所迅即像一台精密仪器般运转起来:视频组开始对重点时段和路径进行研判分析,社区民警采集的基础人口信息为排查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执法办案队则去实地跟踪调查……正当逐步逼近案件真相时,狡猾的嫌疑人似有察觉,竟潜逃回老家。“必须给群众一个交代,哪怕追捕到天边。”于是,民警们跨越千里,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实现了他们对辖区群众的诺言。
这个“承诺”同样体现在侦破汽车被划等小案上。为了一起“屡次划车“的报警,警长方宗福废寝忘食,对着十多个小的视频图像一帧帧地分析、思索。“一定让这个划车魅影现出原形,受到应有的惩处!”老方暗下决心。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功夫,案件终于水落石出,划车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社区中,诸如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看似平常的“鸡毛蒜皮”,同样与千家万户的平安息息相关,更考验着民警社区警务工作基本功。
在新华里小区,居民们对社区民警周小宇赞不绝口。谈到小宇,治保主任李强竖起了大拇指:“小宇每天24小时全天候,居民遇到难题,他随叫随到,几名独居的困难人员,更把他当做贴心人。”居委会杨主任赞扬道:“小宇对社区和人口情况了如指掌,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啊!”这些年,周小宇就是凭着扎实细致的社区基础工作,屡屡为疑难案件的成功破获提供了关键线索。
在大桥派出所,像方宗福、周小宇这样勤奋敬业、亲民为民的民警很多,他们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真心付出,也收获着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赞誉。
创新、亮点与法宝
大桥派出所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15年被确定为“上海公安机关阳光警务示范点”后,他们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而作为推动阳光警务建设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的“释法说理”培训制度,可谓其中一大亮点。
所里每个警务组办公室都备有一本“释法说理”案例汇编,袁伟波教导员向记者介绍了这本案例汇编的来历——
大桥派出所负责杨浦大桥桥面治安,跳桥警情偶有发生;社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工伤纠纷……很多看似平常的小事,一旦处理不当,影响的就是千家万户的安宁,这需要民警有释法说理的能力。
由此,大桥派出所开始推行每月一次的“释法说理”培训制度,即由本所民警通过微课程教学、现场提问与解答等形式,将日常执法中处理典型案事件的成功经验与同事分享。为了巩固培训效果,所里从这些案例中精心选编印制成这本“释法说理”案例汇编,从以案说法、依法调解、析事明理和为民服务等几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类,并逐个进行法律方面的点评,对民警执法中妥善处置各类案事件饶有裨益。坚持培训的同时,大桥派出所还创新监督方式,严格实行“每日检查,每周通报,领导讲评”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对督促全所规范执法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阳光警务建设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支撑,那么知人善任,向管理要警力,则是激发队伍活力、提升队伍战斗力的一大法宝和闪光点。42岁的蒋克宁是大桥派出所巡逻队民警,同事们给他的评价是“专注、善于观察,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自己也蛮认同巡警这一“角色”:“在我的意识里,工作是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的。”凭着对岗位的热爱和对“角色”的投入,他屡屡立功受奖,曾创下7天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的战绩,不愧为名副其实的“神探”。综合指挥室老民警王志顺是名摄影爱好者,所领导发现了这位图像“发烧友”的特长,便调他到视频监控岗位工作。老王借助自己在图像编辑和摄影摄像方面的技能,结合丰富的实际巡逻经验,不出三个月,就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近50条,配合破获入室盗窃等侵财类案件30余起,还总结提炼出“王志顺工作法”。
“用其所长、顺其所乐、适其所需、补其所短、共谋长远”,大桥派出所科学管理队伍的这“20字真言”,是他们多年坚持的识才用人理念。秉承这样的理念,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持续提升,一路前行。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