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大型车辆行驶勿忽视小动作 “开车不玩手机”应成驾驶员准则

时间:2015-01-27 字体: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的流行,驾驶员开车低头看手机、发短信、玩微信在平常的道路上可谓屡见不鲜。而许多大型车辆驾驶员对于此类行车小细节的忽视和交通安全意识的淡漠,往往会将小隐患酿成大祸端。目前,正逢全市交警正在开展大型车辆集中整治行动,本报再次对因手机导致的大型车辆交通事故,进行剖析和安全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值得所有交通参与者,尤其是大型车辆驾驶员警醒。
    交通事故回顾
    车辆损坏 司机重伤
      近日,成都市民刘某某驾驶一辆大型货车,在成都三环路川藏立交至蓝天立交之间的主道上行驶时,因侧身想要拿起放在副驾驶位上的手机,进行接听时,突然身体左臂带动方向盘向右偏转,车辆碰擦右侧道路缘石后,然后他向左急打方向,造成车辆失控侧翻。事故造成大型货车整体侧翻损毁,刘某某严重受伤。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驾驶员开车拿手机 
      大型货车驾驶员刘某某在驾驶车辆时安全意识薄弱,在限速的道路上超速20%行驶,且驾车时准备侧身拿手机,导致车辆方向右偏,当车辆碰擦右侧道路侧石时又操作不当,向左急打方向,造成车辆失控向右侧翻,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关于“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关于“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关于“驾驶机动车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规定,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
      同时,事发时驾驶人刘某某并未系安全带,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关于“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规定,客观上加大了事故损害后果,与事故也有因果关系。
    交警部门安全提醒
    “开车不玩手机”应成准则
      首先,现在“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经酿成很多的悲剧。
    过去,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开车打手机的现象,而现在,开车时刷微博微信的情况明显上升。事实上,道路情况瞬息万变,偶尔一次低头使用手机,就有可能酿成大祸。严禁驾车使用手机的规定,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在国外,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是严禁驾车使用手机。
      前不久,记者分别在地面道路的肇嘉浜路小木桥路口和快速路内环外圈广中路段,对通行的车辆进行观察。观察中发现,在需要等候一个红灯的时间内,或由于道路拥堵车辆缓慢前行时,此时,驾驶员用手机刷微博、微信的占了统计中的多数;而在正常行驶的车辆中,驾驶员则以打手机的居多;从年龄上来看,“低头族”多为青年人。常言道,一心无二用,驾驶车辆时需要驾驶员精力高度集中,尤其是大型车辆的驾驶员或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据有关研究,驾驶员边开车边发手机短信或刷微信导致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驾驶员此时的反应时间也比正常情况下慢35%,比酒后驾车的12%和吸食毒品后的21%更严重,足见其危险性。因此,驾驶员对待“开车不玩手机”的行为准则应如同“酒后不开车”一样,予以重视。
      其次,驾车时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举家出行或车上有其他同行人员时,最好将手机交他人控制,避免驾车时听到手机铃声后习惯性地接听;一人出行时,非得接听电话的一定要先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如在高速公路上,可临时停在紧急停车带后再接听。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下面或副驾驶位置上也不要摆放物品,遇刹车时,物品很容易掉落,而此时,驾驶员如边开车边弯腰捡拾,就极易引发事故。
      第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驾车不能超速。因为车辆超速行驶时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极易发生车辆失控。
      最后,就是一定要按规定系好安全带。系好安全带也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一项安全设施。在驾车、乘车出行时,上车后要自觉地系上安全带。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束缚,其实它是对你生命的保障。一旦车辆发生事故,可以及时将车内人员固定在座椅上,避免因惯性被抛出车外,导致死伤。国内外资料显示,使用安全带能把死亡率降低50%,因伤致残率降低7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