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一切为了城市交通之"快"——记上海交警总队高架支队队长苏国铭

时间:2010-08-24 字体:

图片说明:世博会期间,面对繁重的高架交通保障任务,苏国铭亲自挂帅,与兄弟们一起站岗执勤,风雨无阻。


图片说明:在支队日常工作会议上,苏国铭听取各部门的情况汇报。

  东方网记者蒋泽、曹子琛8月23日报道:世博开幕至今,上海交通并没有很多人原本担心的那般拥堵。作为上海交通“生命线”的高架路,也没有发生“瘫痪”、“梗塞”现象。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高架支队队长苏国铭说:“高架路上的所有问题只围绕一个字:快。”为了保持高架畅通,高架支队的队员们想尽了办法。
  
  快发现、快处置、快撤离“快”字诀指导事故处置
  
  市交警总队高架支队下辖沪闵、逸仙、延安、南北、内环和中环6条高架道路,杨浦、卢浦两座大桥和上中路、翔殷路两条隧道。每天,大约三千辆外地观博大巴车通过这些高架道路进出世博园区,加上高峰时段的交通车辆,高架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旦在高架上发生抛锚或者碰撞事故,后面的道路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不用几分钟,发生事故的车道就要排长龙。”苏国铭说。
  
  在这种情况下,快速处置事故非常重要。“快”成为了事故处置的核心理念。他说:“我们在高架上大量使用两轮摩托车,交警可以快速抵达现场。”苏国铭告诉记者,这些摩托车上都备有牵引绳,交警抵达现场后,可以现场征用社会车辆牵引抛锚车辆。由于很多外地司机对上海不熟悉,发生事故后,不能准确报出自己的位置。高架支队通过与110合作,可以获得司机的报案号码,主动与司机取得联系。
  
  在高架支队的努力下,在世博期间的早晚高峰,上海高架路基本能保持世博前正常的道路交通状况,并没有造成想象中的瘫痪状态。
  
  4月15日世博园区试运行特别是开幕式当晚,卢浦大桥主桥面上车辆慢行甚至停车观景现象时有发生,在夜间19时以后,大量过往车辆停车或慢行现观灯,造成卢浦大桥主桥面交通拥堵、追尾和碰擦事故有所增加的情况,苏国铭第一时间到现场实地调研,果断决策,通过组织排堵队,由值班长带队指挥,每天18:30时至23时增派8名警力,采取两轮摩托车巡逻和民警定点固守相结合的方法。从世博开园至今,确保卢浦大桥交通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不扰民完成交保任务“真空地带”两全其美
  
  苏国铭告诉记者,高架支队在世博期间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中外重要宾客承担线路交保工作。在最为繁忙的5月份,交保工作就动用了高架支队警力8000多人次,每天200多人次,而整个高架支队一线警力总人数也不过110人。在世博会开幕式、开园式的几天里,高架道路世博安保任务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从4月29日起,包括中央领导及超过40个外国元首和地区领导人在内的国内外要人贵宾先后抵沪,仅在4月29日至5月1日的3天里,高架道路履行交通保卫任务近400批次,其中一级保卫任务超过60%以上,每天出动警力达700余人次。
  
  警力匮乏不说、交保给正常交通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如何在完美完成任务的同时减轻扰民,是苏国铭眼前的一道难题。
  
  功夫的诀窍在于“制造真空”。苏国铭介绍,交保队伍在高架上行驶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车流中制造一段流动的“真空地带”。“我们没有必要把很长的高架都封闭起来,算准车队的时间,关闭上匝道,利用尾车,把三个车道后面的社会车辆拦住。车队同样可以行驶的很顺畅,也能把扰民程度降到最低。”他说。
  
  交保任务到来时,苏国铭往往会亲自坐在指挥车里,引导整个车队快速通过。这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关键就在于时机的把握,而整个高架支队队员间的默契,保证了他们的交保工作最不扰民。苏国铭认为,这个时候并不能放松:“真正考验我们的还在后面,10月份的中国国家馆日,届时将有大量国内外来宾。我们仍要打起精神,圆满完成任务。”
  
  人人都在第一线吃喝拉撒高架上解决
  
  “我个人没什么,取得现在的成绩是整个团队的功劳。世博开幕以来,我们几乎??队的警力本就不充足,整个高架支队加上内勤,不到165人,而他们要负责的高架路段单向就是170公里。世博开幕后,随着车流量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延长。高架支队的警力更是捉襟见肘。
  
  3个多月来,苏国铭和其他干部,和许多交警一样,亲自在一线指挥交通。早上6点45分之前,所有人准时到岗。晚上世博园闭园之后,他们往往要加班到凌晨一点。苏国铭说:“因为警力不足,我们只好实行一岗到底的制度,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一个岗位就是一个人,没有轮岗一说。”由于高架路事故较多,不少交警工作时间的吃喝拉撒都在高架上。“小便用广口瓶,有些老同志肠胃不好,大便就找个麻袋,在车里解决。”苏国铭介绍,为了减少小便次数,很多交警都不敢喝水。
  
  苏国铭告诉记者,如果遇到下雨,只要不是特别大,交警们都不会穿雨衣。他说:“否则外面全是水,里面全是汗水,十分难受。”
  
  和每个交警一样,遇到有抛锚车辆,苏国铭会自己上阵拖车,遇到有外地驾驶员有难题,他也是耐心的解答。每天执勤后,他还要回到办公室处理日常的管理工作。“这是我们高架支队向来的传统,不是说因为开世博才这么做,只不过之前没有那么频繁。”苏国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