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奥运会上海足球赛区的比赛场地上海体育场只是在这座城市的西南一隅,尽管9个比赛日的12场赛事前后不足20天,但上海交警为确保赛事的平安圆满,尽最大限度地拓展着空间和时间范围,力求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市道路交通的安全大网。
他们站岗值勤的身影从赛场一直延伸到百公里外的出入市境道口……
他们争分夺秒的身影从年初起就为各项交通安全保障筹备工作而忙碌……
正是由于包括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在内的各项赛事组织工作的出色圆满,难怪国际足联技术官员艾斯塔法·侯赛因在临别前依依不舍地说:“我希望国际足联以后还会有比赛选择在上海举行,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再回上海。”
道口构筑第一道安全屏障
也许陆先生始终都没有搞明白,车子是怎么会这么快就失而复得的,这还有赖目前已经在上海各主要出入市境道口越来越显现巨大威力的一种新式武器———“上海公安道口机动车、驾驶人查控系统”(以下简称“车、驾查控系统”)。自2006年投入使用以来,在维护道路安全、加强治安防控和配合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配合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和加强道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上海交警总队又在A4莘奉金、A7亭枫和A9汾湖、金泽等4个出入市境道口共81根车道,建设了“车、驾查控系统”,并于8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这样上海已经安装该系统的道口达到20个、车道达到202根,这个系统就像“滤网”一样“过滤”着进出入市境的车辆,更像“屏障”一样截下任何嫌疑车辆,使出入市境道口,成为上海的第一道安全闸门。
消除安全隐患 治理危险路段
曹老伯家的门前有条小路,这条小路与亭卫公路相连接,近来,曹老伯惊喜地发现,在小路与公路的连接处,新增加了不少设施,尤其是地面上突起的减速带。曹老伯之所以留意到这些,一来每天骑车都要经过这里,二来他曾亲眼目睹公路上飞驰的车辆所造成人员的伤亡。如今安装了这条减速带,使得骑车到此的村民不得不放慢车速,甚至下车推行,这样就安全了许多。
亭卫公路位于金山区,它是上海今年的16个市级危险路段、路口之一,早在今年初,上海交警总队就组织各区(县)交警支(大)队对辖区道路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摸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危险路段路口,以及治理目标。奥运攻坚战打响后,上海交警在治理过程中积极谋求社会各方的支持配合。金山交警为治理亭卫公路动了不少脑筋,他们争取到区政府紧急拨款300多万元,他们对亭卫公路和另一条市级危险路段漕廊公路进行了改造,对这两条公路沿线各支路口的减速带、警示标志、反光柱和其它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了统一增设、弥补和整修,大大提高了公路安全系数。据统计,截至7月底,上海市市级危险路段、路口交通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66.7%和69.2%,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交通管理措施尽量人性化
张先生家住天钥桥路上的北海大厦,每晚经零陵路到天钥桥路是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而这条路恰好在上海体育场周边交通管制区域的范围,就在他担心赛事期间如何驾车回家的时候,他接到通知,凡是居民有机动车的,只要带好身份证、行驶证和驾驶证,就能办理临时通行证。持有临时通行证,经检查核实后可通行无阻地出入管制区域。张先生说,没有想到奥运会安保工作这样人性化,赛事期间,我们不但没有感到不方便,反而更方便了。他还表示,要把这张临时通行证永久保存起来,留作对这次家门口奥运会的一个纪念。
12场比赛,共计40余万人次观众,如何保障大量观众“进得来,出得去”,又如何保证周边交通,以及附近居民尽可能地少受影响?上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精细谋划。在7月中旬拟定了奥足赛的《交通管制通告》的同时,还拟定了一份详尽的《交通服务指南》,并通过媒体向广大市民群众进行宣传,提倡观赛市民尽量采用公共交通的方式前往观赛。交警还在赛场附近道路上开辟了10处临时停车点,可在比赛期间接纳2410辆中小型车辆和255辆大客车。考虑到赛场周边居民出行的便利,交警为沿途像张先生这样的市民发放了400多张临时通行证。一系列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场比赛,数万观众均能在半小时内疏散,周边交通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顶骄阳战暴雨全力护交通
8月11日19时30分许,正在源深体育中心训练的韩国男子足球队突然决定提前结束训练返回住地。接到指令后,浦东交警唐一鸣立即上岗,而此时一场雷暴雨瞬间倾盆而下,唐一鸣坚守岗位矗立在暴雨之中。半小时后,待车队顺利经过,唐一鸣早已浑身湿透。事后,当体育场工作人员问唐一鸣为何不先去穿雨衣时,他回答:在接到上岗指令后,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毫不犹豫地上岗,这样才能确保交保工作的万无一失。虽然我淋湿了,但我却让外国朋友看到了中国警察的职业素质,相比之下,我这点事太渺小了。
为确保奥足赛交保工作顺利进行,全市交警全员投入,各任务单位更是全力以赴。市交警总队机动支队开道队伍的参战民警在对每个活动点进行反复踏勘、熟悉警卫线路的基础上,从7月30日至8月20日,充分发扬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常常是一个任务刚结束又投入到下一项任务中。截至19日圆满完成了20批214批次的交通警卫开道任务。期间,全体参战人员没有回家过一次,更没有人叫苦叫累,体现出“申城第一警,都市先锋队”的良好风采。市交警总队、浦东、黄浦、卢湾、长宁、静安、普陀、虹口、宝山、闵行、松江、青浦等交警支队除了要做好辖区内各项交通管理工作外,还专门抽调了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警力组成增援小组,增援上海体育场周边交通管理。为实现“平安奥运”目标,全市交警停止休息、连续作战,顶骄阳、踏热浪、战暴雨,全力做好奥运训练场、沿线交保、道口查控、场馆周边道路管控等各项交通保卫任务。
未雨绸缪力求万无一失
一大早,蒋根发就来到了设在上海体育场旁边的现场指挥部,从今年春节过后,他和同伴们就开始驻扎在此,筹划、部署和指挥赛场周边和赛场内外的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从走进办公室起,老蒋就开始了忙碌,制作进出赛场车辆的证件,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巡视场馆周边的道路情况,详细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等等。单以制作车辆通行证来说,最多的一天,他们就制作了2000多张。8月15日、16日两天,由于受雷暴雨侵袭,赛事不得不延时进行,比赛到午夜才结束,等到一切工作都完成,已是次日凌晨,只能就地休息,以免不影响明天的工作。老蒋对此已习以为常。再过3个月老蒋就要退休了,能够为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出一份力,他感到非常的圆满。
和以往所有的交通保卫工作不同,奥运会足球分赛场的交通保卫工作是摆在上海交警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今年初,专门成立的交通安全指挥部就投入紧张的各项筹备工作中。奥足赛期间,交警总队在市公安局指挥框架下设立交通指挥组,陈志康总队长在市公安局奥足赛安保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奥足赛交通指挥协调,王梅根副总队长在奥足赛现场安保联席指挥部负责指挥交通现场。同时,在上海体育场内外设置2个巡视小组,不间断检查赛事期间的交通状况。与此同时,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交通指挥台进一步加大对上海体育场周边道路和市区主要干道的实时图像监控,发现交通拥堵,及时协调指挥,采取措施,全力缓解交通拥堵。整个赛事期间,连预想中上海体育场周边区域会长时间拥堵的现象也没有出现。
8月22日晚,最后一场巴西队与比利时队的比赛已经结束,数万观众也已经全部安全离开赛场,但对老蒋和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同伴们来说,这只能算是中场休息,还有重任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