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还市民一个安全、安静、卫生的环境

时间:2001-10-17 字体:

  不和谐的音律

  夏季的黄昏,有上海大都市“样板道”之称的浦东世纪大道两旁,人们三三两两地散步、娱乐……一派悠闲。可是,和谐的景致经常遭到“不速之客”的破坏。一只高大威猛的狼狗不知什么时候突然窜入人群,不禁令人“吓势势”;宠物狗追逐着蹒跚的孩子,吠声不断;赤脚在鹅卵石步道上健身的老人一不留神就一脚踏上了一堆狗屎……

  一封市民来信向公安机关反映了这种情况,这位市民呼吁“APEC会议即将在浦东召开,浦东的形象是中国给来自世界各国朋友们的第一印象,请还上海一个安全、安静、卫生的环境!”。

  无证养狗、违章遛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以及市民的正常生活。由此引发的邻里纠纷、投诉、举报也日益增多,甚至有些马拉松“狗纠纷”、“狗官司”长达2年之久。APEC会议召开前夕,居民的投诉、举报更是直指外宾居住的宾馆、旅游景点等周边地区。每天,仅直接向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犬类留验场举报的就有4-5起。在认真分析了全市犬类管理的形势后,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制定了堵源节流、规模整治的工作方案。2001年9月10日,治安总队发了10000张《通告》,通过社区民警张贴在全市各居(村)委,告知居民要依法养狗,在规定期限内为“无证狗”办理“养狗许可证”;要进行圈养,不得违章遛狗。《通告》贴出后,养狗的居民纷纷到警方指定地点办证,仅杨浦中原地区1个星期内就办理了100多个证。

  一张“安全护照”

  为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防止狂犬病发生,办证是犬类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程序。根据1997年10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48号令发布的《上海市犬类管理办法》,办理“养狗许可证”对居民和狗本身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申请养狗居民在居住面积、居住环境方面等方面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每户准养一只狗;准养的狗必须经过卫生防疫处理,并定时检查;一犬一证,每年更换。一张“许可证”实际上是一只狗的安全“护照”。

  但是,办证比例到底是多少?违章遛狗到底有多少?今年9月19日始,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联合分县局和属地派出所(警察署)组织了一支由40多名民警和捕犬队员组成的捕犬力量,集中对虹口凉城、杨浦中原、徐汇田林、闸北彭浦、浦东世纪大道与东方路沿线、延中绿地、苏州河两边绿地以及周边花鸟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捕捉行动。仅在彭浦地区、中原地区各居委,一早就捕捉到“违章犬”179条;对浦东周边地区的10个花鸟市场也进行了集中整治,一天内共逮到无证犬296条。20天的集中整治,共捕捉到“违章狗”和“无证狗”850多条。办证情况如何呢?这里有一组数据:杨浦中原地区86条“违章犬”中,13条为“有证犬”,办证率为15·1%;闸北彭浦93条“违章犬”中,17条有证,办证率为18·3%。

  看来,捉狗容易,管狗难!

  再难,也要管!

  在上海,对“狗”的管理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议,到底能不能放开不管?

  南京、蚌埠、常州是各类犬的三大聚散地。犬类管理管理所的民警们曾远赴这些聚散地进行考察,发现在这些脏、乱、差、臭的地方,所谓的“名贵”、“宠物”们被一笼一笼地估价拍卖。低价买进,高价卖出,5至6倍的暴利,让上海的狗贩子们趋之若骛。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负责犬类管理工作的科长孙卫华警官算了一笔帐:全市狗贩子每人每星期进货一次带入10条狗,每100个人就将带入1000条狗,每月就是4000,每年上海就将净增5至6万条狗,而这却是保守的算法。另外,随着狗的生长、繁殖,少数居民由最初的养宠物,变相发展成为“家庭犬类养殖场”。这些批量生产的狗由于大多为近亲繁殖免疫力低,加上没有经过卫生防疫处理,大多都携带各种病菌,成活率很低。流入市民家中的狗,外表虽然经过“梳洗打扮”,但却洗不掉这些“先天不足”,往往不是因病不治而亡,就是成为病菌的携带、传播者。这在常住人口逾1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管”与“不管”的结论是——不能不管!。“这是个大口子,必须扎牢!”否则——孙警官打了个比方:“好比用面盆接自来水”,上海的犬类管理形势之严峻由此可见。

  但是,说到“管”又谈何容易!

  治安总队的“犬类留验场”坐落在较为冷僻的闸北城郊结合部,由5名警官具体负责犬类管理的各项工作。见有人来,成百上千的狗隔着笼子齐声“大合唱”,响声震耳欲聋,惟独几只高大的草原狼狗冷冷地盯住来人,显得特别安静。谈到这“得罪狗,更得罪人”的犬管工作,民警们装了一肚子的酸甜苦辣。他们家都住在市区,随着97年留验场的落成,他们每天上、下班都必须穿越大半个上海。孙警官的孩子刚满周岁,另外两名警官分别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各有各的困难。可他们经常是前一天深夜还在整治、检查,凌晨4点就又开始了第二天的拉网整治。辛苦劳累自不必说,而执法中常常遭到居民群众的误解,实在让他们着伤神。是啊,看着那些穿着小马夹、扎着蝴蝶结的“宠物”们,人们的确很难把它们与疾病、病菌、污染等联系在一起。当看到执法民警和捕犬队员被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围哄和阻拦,当看到民警的衣服被歇斯底里的“宠物”主人牵拉撕扯,执法民警依然保持着忍耐和克制的时候,政协委员们也流泪了,“没想到你们执法遇到的阻力这么大,工作有这么难!”。

  民警们说:“再难也要管下去!你不管,我不管,一旦没人管,受害的老百姓有多少?”。的确,谁也不能保证。

  捕犬“功臣”

  犬管工作遭遇的第一大难关恐怕就是捕犬了。跟满身病菌的“无证犬”甚至疯狗打交道,用民警和捕犬队员们的话说“就好比每天走在钢丝上”。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性,犬管留验场的民警们尝试训练狼狗来担此重任。“小治”、“小安”两条小狼狗在民警的精心的喂养和调教下长大了,并不负众望成为留验场看守、捕犬的主力。抚摸着爱犬,孙警官满怀感情地说:“它们可是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立了大功的”!

  谭家桥有户居民是养狗的“钉子户”,养了一条一人多高的狼狗。按规定,狼狗是不准私人养的。凶恶的草原狼狗也造到周围群众的强烈反对,几乎每天都有群众举报。当地户籍警多次上门,可是每次主人都恶意放狗咬民警,并摊开两手摆出一副无奈样。情况反映到治安总队犬管留验场,民警们带上“小治”、“小安”两条狼狗出发了。主人故伎重演。民警两旁一闪,训练有素的“小治”、“小安”如闪电一般串上,说时迟,那时快,意图再显威风的狼狗还没来得及反应是怎么回事,就被咬住了头颈和尾巴,从六楼一直拖到底楼,乖乖地“束手就擒”,主人也被依法实行治安处罚。

  还有一次,浦东南码头一小区内,一条母狗发了疯,狂奔乱跑,见人就咬,已经咬伤了4人,当地警署组织了几次捕捉行动都未成功。关键的时候,“小治”、“小安”出动了。听到民警的一声清亮的口哨,“小治”守在小区唯一的进出口,“小安”负责追击,奔到出口处意图夺路而逃的疯狗被守在门口的“小治”和追逐而至的“小安”前后夹击,紧咬不放。躲在栅栏后围观的人群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把“规范有序”坚持到底

  规范有序是城市管理的生命。让民警们颇感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的群众是理解并支持犬管工作的。“我们的每次捕犬行动都是根据群众举报提供的线索,许多小区居民看到我们捕捉‘违章犬’、‘无证犬’都竖指叫好”,孙警官动情地说。

  也有从不理解到热情支持并由衷赞美的。一位在上海投资的美籍华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家,为了给家中的父亲排遣寂寞,一下养了8条狗。这样一来,此起彼伏的狗吠声可苦了左邻右舍了。群众举报不断,市政协委员更是直接写信给市局领导。孙警官亲自上门做工作,一扇铁门把孙警官拦在门外。孙警官耐心地告知狗主人有关上海犬管工作的政策规定,并按规定限其在一个月内自行处理。然而一个月后,市政协委员又写来信,反映这户人家8条狗“吠声依旧”。再次上门,孙警官隔着铁门,手持“告知单”,不亢不卑,义正词严:“您在上海投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但并不意味着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我们华人在国际上曾经受到歧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句话相信您不会不知道。请问,先生在国外对待警察执法也是这种态度吗?”关闭的铁门打开了,户主连声道歉,表示两天内一定处理好。两天后,孙警官再次登门检查的时候,受到户主的热情接待,并深受感动地说“遵守法纪是我们的义务,你们认真、努力工作的精神让我们深感到惭愧!”

  为了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市局治安总队犬类管理所的民警在每次重大抓捕行动中,都邀请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督察队以及总队政治处同步参与,全程摄像,现场监督。为体现“公正”,他们还集中对公安民警集中居住的小区、大楼进行整治,可忙了半天,只捕捉到2条“违章犬”。怎么这么少,政协委员几乎不相信。倒是看门的师傅一语道破:“公安民警养小孩都没空,哪有辰光养狗!”

  还上海一个安全、安静、卫生的环境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警方还诚告市民:为了保障安全、保护合法权益,买狗一定要到正规合法商店去购买,千万不要到花鸟市场或无证宠物诊所去购买。(余亚梅)

2001.10.17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