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逃”狂飙席卷申城。
根据公安部部署,从9月20日至11月30日,上海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追逃”专项行动。此次行动旨在推动严打整治斗争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两年内社会治安工作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9月25日,80名公开通缉的在逃人员名单在上海主流媒体《新民晚报》刊登,《中国警务报道》网站和《上海公安》门户网站同时公布。一石激起千重浪。通缉令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有人自首,有人试探,有人举报,有人被擒,“追逃”专项行动引发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憾。目前,80名公开通缉的在逃人员中,有35人投案自首,13人被警方擒获。与此同时,全市“追逃”战役一路凯歌,已有650名在逃人员落入法网,其中投案自首70人。
回头是岸
整整一个小时,顾建高在不停地抽烟,脑子里一片浑沌。一个小时前,他看到了《新民晚报》。
这天是9月25日,时间:下午3时。顾建高是江苏兴化人,原来一直在沪做印刷生意,日子过得不好不坏。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鬼使神差般,去年秋天,他伙同同乡葛学存干起了伪造公文的买卖,腰包暂时鼓了起来,但很快,警察找上了门,两人脚底一抹油——溜了。
9月23日,顾建高悄悄回沪探听“风声”,电视上、广播里,严打整治的风暴让他心惊肉跳。25日下午,他在鲁迅公园附近遛哒,看见一报亭外人头攒动,人们争相购买《新民晚报》,还议论纷纷,便跟着买了一份。打开一看,差点灵魂出窍!他的照片和名单上了通缉令,名列第七十八号。
快跑!他撒腿就逃,跌跌撞撞奔了一段路又停了下来,到哪儿去呢?江苏的家是肯定回不了了;在沪的住处说不定已有警察把手,正等着他呢;火车站、飞机场、轮船码头,民警严密的盘查自然少不了。四顾茫茫,何去何从?
一辆警车从他的身边飞速驶过,前方又有两位巡逻民警走来,顾建高的肌肉身不由己颤抖了一下。他取出报纸,把其中一行字再仔细看了一遍:凡主动投案自首的在逃人员,将依法从宽处理。对,投案自首,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由此,顾建高成为通缉令发布后投案自首第一人。在获得宽大处理后,顾建高回到家乡,千方百计找到同案人员葛学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对方相信政府,走上光明之路。葛学存被说动了。
头昏眼花,地动山摇。两天里,王良寝食难安,把通缉令看了一遍又一遍:没错,59号那个原本壮实的小伙子正是自己。两天里,风声鹤唳,担惊受怕,生不如死。
那是不堪回首的一幕。今年3月,王良因非法拘禁被长宁公安分局批准刑事拘留,属市公安局督捕的在逃人员。作案后,他潜逃山东等地,因为不敢暴露身份,一直找不到工作。一次,他好不容易在一小工地安了身,有天深夜,一陌生人来找工友,他以为是警察冲着他来的,来不及结算工钱,便急急忙忙离开了那里。半年来,他整整瘦了10斤,以至9月中旬潜回沪后,原来的朋友差点认不出他。
9月27日上午,王良让朋友给长宁公安分局打电话,试探警方会对他采取什麽措施。电话中,民警倪华明确告知:相信政府,回头是岸,并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劝导工作。横竖横了,哪怕坐牢也比现在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强!当天下午,王良走进了长宁公安分局的大门。
面对民警,他竹筒倒豆,坦白得一干二净。晚上,倪华对他说:“取保候审,你可以回家了。”回家?王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带来了过冬的棉衣棉被,还偷偷藏了两包香烟。当晚,王良半年来第一次睡了个安稳觉。
苦口婆心
9月26日夜11时,晚风并不温柔。一年过花甲的老妈妈在弄堂口伫立了好久好久。
“君君,你的名字怎麽上了通缉令?你阿姨拿来了报纸,原来你一直在说谎……”老妈妈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名叫君君的女子急忙扶住了她:“妈,我对不起你……”
大千世界,可以创造一千次发展的机会,也能制造一万个堕落的陷阱,升腾和堕落往往一念之间。30岁的君君是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老大,下面各有一个弟妹,去年夏天,因为一念之差,她实施盗窃被警方批准刑事拘留。当时,父母就苦苦劝她去自首:“等警察来抓你就晚了,让邻居亲戚们知道,我们这张老脸往哪儿搁?你弟妹又怎麽做人?”她终于点了头。孰料,在派出所门口转了一圈,她又回来了,她害怕坐牢。“解决了?”父母问她。“解决了。”她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事情终于“穿帮”了,她的芳名玉照居然上了通缉令,体弱多病的母亲夜半三更等着她。回到家,她又吃了一惊:父亲、弟妹都没睡,亲戚也来了好几个,济济一堂劝她自首:“君君,你爹娘可再受不得任何刺激了,你坐牢,我们替你尽孝;若执迷不悟,立即与你断绝关系!”
她流着泪,不发一言。法网已经张开,逃也是枉然。次日上午,她坚定地走进了派出所。下午,母亲见到她仍在家,一楞:“你又骗我了?”“妈,政府宽大,对我取保候审了。”母女俩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夜色浓重,杨浦区国和新村一间公房内仍亮着灯,杨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民警正苦口婆心,对31号在逃人员江云峰的家属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杨浦警方的“追逃”工作享誉遐迩,1996年,他们率全市之先成立了专业“追逃”探组,因人而异对在逃人员家属展开政策攻心更是他们的“拳头”产品。这不,针对江云峰的情况,他们进行了特殊的“家访”。
江云峰今年刚满20岁,家中独子,今年6月因强奸被警方批准刑事拘留,也是一名市级督捕在逃人员。作案后,他先后在江苏镇江、浙江仙居等地流窜,过着饿一顿、饱一吨的日子,还时常遭受一些拾荒人员的欺侮。想到平时在家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的日子,禁不住泪流满面、后悔不迭。此刻,他才真正领教了“亡命天涯”的滋味。恐惧、绝望和悲哀一齐袭上心头。10月3日深夜,因为忍受不了思乡之苦,他悄悄回了家。
深明大义的父母当即告诉儿子,民警已上门多次,并发来《致在逃人员家属的公开信》,逃跑不是出路,赶快投案自首。从父母饱经风霜的脸上,江云峰第一次体会到他们老了,自己怎忍心再让他们操心?妈妈送他进了分局:“孩子,安心去吧,我和爸爸等你回家,好好做个正常人,比什麽都强!”
的确,做个正常人,比什麽都强。现在,江云峰被依法取保候审。
法网恢恢
在全市范围,公安民警结合本警种的特点,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网上追逃,取得累累战果。
10月4日,青浦西岑公安检查站民警对一辆安徽牌照的长途大客车进行检查时,发现一青年男子神色慌张,形迹可疑,经网上比对,证实了此人竟是公安部通缉的网上在逃人员周青松。落网后,周对其今年7月在安徽宣城地区抢劫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两天后,又一公安部追捕的在逃人员滕兴双被火眼金睛的检查站民警识破。
10月7日,虹口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民警通过上网查询,发现入住某宾馆的女客人白霞与河北省雄县公安局通缉的在逃人员情况相付,经与河北警方联系,狡兔三窟的白霞终于在上海原形毕露。
10月9日,嘉定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民警通过外来人员“SPS”信息系统与在逃人员信息比对,一举抓获浙江省公安厅通缉的网上在逃人员涂金良和张俊敏。
10月10日,杨浦公安分局刑警孙庆在对辖区在逃人员梳理中,发现1995年办理的诈骗案中有一叫韩勇的男子尚无着落,便赶到了其家中。通过耐心启发和开导,其家人终于吐露韩勇已逃到云南昆明。当天下午,潜逃6年的韩勇在昆明落网,其时他已在当地结婚生子。
与此同时,广大市民群情激奋,检举揭发犯罪的正义之举纷纷涌现。连日来,举报信、举报电话不断飞向公安机关。近日,嘉定马陆镇居民向派出所举报,新近来马陆做土方生意的“丁老板”酷司似57号在逃人员钱朝阳。警方经过核实,马上组织了抓捕行动,化名“丁老板”的钱朝阳束手就擒。难能可贵的是,许多群众在检举揭发时并不隐姓埋名,而是大胆表露自己的身份和联系方法。徐汇区一位居委干部说:“公安机关追捕在逃人员是为老百姓扫除祸害,我们有义务积极配合,感到害怕的只能是犯罪分子!”
据悉,近日,上海公安机关又加大了“追逃”力度,威力无穷的强大法网正严阵以待。何去何从?没有时间再犹豫。11月30日的最后期限近在咫尺。
只争朝夕。( 杨烨)
20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