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已过去三个多月,但某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的外籍员工谈起卢湾警方为他们提供的服务,总会翘起大拇指:“OK,中国警察!
当时,“9.11”事件发生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即将来沪参加APEC会议,尽管该公司是全球化经营,业务不能中断,但出于安全考虑,公司还是打算为所有外籍员工购买去香港“避难”的机票。正在此时,卢湾警方派员来到公司,向他们庄重承诺:“上海警方有能力保护你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你们完全可以放心工作!”得到警方的保证,APEC会议期间,全体员工没有一个离开工作岗位。后来的事实表明,警方果然是一诺千金,公司也因此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然而,为外籍人士服务,卢湾警方过去远没有象现在这样“放得开”对本市居民,警方实施“菜单式”服务,“一次问清、两次办结”,“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等等,而对外籍人士,却一直视之为“特殊群体”,不敢“严格管理”,当然也就难以“热情服务”了。十五届六中全会后,卢湾警方在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我国加入WTO以后,外籍人士在民事权利方面理应得到与我国公民同等的非政治性待遇。作为公安机关,对外籍人士的管理,应该从“等人求”的权力心态转变为“主动帮”的服务心态。观念的变化催生作风的转变。
卢湾警方最近邀请美中国际贸易委员会中国区副主席及入驻本区的19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代表召开了一次“警务工作恳谈会”----警方与外企负责人直接对话。会上,某著名跨国企业的一位高级经理反映:因该企业的一连锁店内盗窃案件时有发生,警方在店内张贴了警示性的台牌,这一做法虽然对顾客有一定的提醒作用,但跨国企业都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企业的形象和包装,经营环境的表现风格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所以警方此举与该企业的经营策略有冲突……卢湾警方随即与该公司一起寻找既符合双方利益又更加切合实际的做法,终于达成兼顾双方意见的协调方案。
在深入外企了解情况中,卢湾警方发现有好多问题需公安机关及时将有关法律法规向外籍人士作宣传。如有些来华人员为节约费用,希望入住居民区的民房里,但不知需办什么手续;又如上海已推出简化办理出入境手续,但全市只有一个受理处,外籍人士因不熟悉情况要往返多次,属地警方能否提供超前服务,提出服务菜单;还有诸如外企聘用保安人员的名额问题,外籍人士受到伤害,如何取得警方庇护等等。
权力就是服务,服务好首先就得转变工作作风。卢湾警方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自觉地把外资机构和企业纳入到为民服务的范畴。2001年,入驻卢湾区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从年初的22家发展到目前的38家,这与公安机关为外资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和优质管理服务是密不可分的。(赵进一 孙家志)
20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