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夏高架路一路向东,视野愈发开阔,飞机的轰鸣声伴着空中划过的天际线渐行渐近。这里,便是上海最为繁忙的空中门户——浦东国际机场。
陆静石带领的机场公安刑侦队伍,就是驻守在这一门户的一线“守护者”。与传统刑警所不同的是,陆静石打击犯罪的“主战场”衔天接地,警情对于他而言,常常是一架架起降的飞机……
密闭机舱内的“第三只手”
今年1月初的一天,一架由澳门飞来的航班落地浦东国际机场。可就在下机途中,坐在头等舱的旅客孙某突然发现,自己放在行李舱内价值80余万元的财物竟不翼而飞了。财物就放在行李舱内,密闭的空间内到底谁是“第三只手”?孙某不得而知,他在下飞机后向警方报警求助。
“接到报案时,我们已经错过了破案的第一时机,因为舱门开启后旅客们都下了飞机,这也就意味着嫌疑人离开了现场。”可即便如此,对于在机场公安从事刑侦工作10余载的陆静石来说,处理起这类案件还是很有底气的。
经排查,坐在被害人座位附近的一名乘客进入警方视线。此时此刻,这名乘客已经搭乘了去往中东的航班。但侦查工作仍在继续,“我们必须找到证据!”,很快,陆静石和侦查员们便从嫌疑人同一时间多次出入厕所的异常行为中看出端倪,随后在候机楼厕所的天花板上方查获了赃物。
20多个小时的“心理战”
“像这种盗窃案,嫌疑人是没有那么容易交代的,我们需要的就是让证据说话。”陆静石告诉记者,更多的较量,是审讯时的“心理战”。
前两年夏天,浦东机场海关仓库发生一起盗窃案。在该起案件中,案发时间跨度大,案发地进出人员复杂,现场痕迹极少,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审讯工作面临诸多难题。
“我们经历了连续18天近百人次谈话,100多G监控录像反复审查、500多张银行卡资金往来情况调查,可现场却只有零星线索,一切都显得可疑又无法证实。”
当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之时,陆静石从外包装“美纹纸”这一细节上找到可疑点,发现毛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经过讯问前的细致准备,审讯室内,陆静石说的不紧不慢,在经过多次累计20多个小时的讯问后,毛某终于交代了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专案组连夜在7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宿州毛家厕所墙壁内缴获此次案件的赃款赃物,并成功拦截准备携余款潜逃的毛某姐姐。
像这样的“战役”,陆静石自2005年加入公安刑侦队伍以来经历过数百次。因工作表现突出,他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荣获个人嘉奖,先后获评机场分局“标兵民警”、“刑侦破案能手”等称号。未来,他将继续和他的同事们坚守在打击民航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第一线,做上海空中门户的“守护者”……
您的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