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本部门2024年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市公安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有序运行,努力实现审批更精简、监管更有效、服务更优质,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副市长、市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亚宏多次指示,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的理念,优化行政许可及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更好守牢安全底线,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群众体验。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罗震川牵头组织部署、细化推进措施,确保我局行政许可有序实施。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国办发〔2023〕5号)要求,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主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持续推动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二、行政许可办理情况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沪府办发〔2023〕15号),涉及本市公安机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共51项,其中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共38项。据统计,2024年申请量居前5位的是:“内地居民前往港澳通行证、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签发”、“机动车登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审验”、“普通护照签发”和“机动车临时通行牌证核发”。
三、批后监管开展情况
(一)构建新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的有关要求,为深入推进上海公安机关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新型监管体系,我局聚焦保安服务业、旅馆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围绕数字监管、信用监管、综合监管等方式,研究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从制度层面规范、指导全局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有效衔接行政许可机制,建立健全全流程监管闭环。
(二)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
为有效降低保安服务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保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局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的要求,积极发挥牵头引领作用,联合市场监管、财政、人社、住建、数据、总工会等6家单位,会签工作方案,建立起“1 6”的跨部门、跨层级的综合监管模式,实现对保安服务行业跨部门风险隐患的及时发现、及早治理,形成“联合监管、统一整改、综合反馈”的全程闭环管理。
(三)推动实施信用监管
以保安服务业为试点,进一步深化信用监管。一是开展信用评价。指导市保安服务行业协会发布《上海市保安服务公司信用评价办法》,客观评价保安服务公司信用状况。二是强化分类管理。科学应用信用评价结果,对监管对象在日常监管、评先评优等工作采取区别化、差异化工作措施,将C类信用公司纳入重点监管,对公司全体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集中强化培训,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开展定期约谈、组织相关培训和考试,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中加大检查频次,全力推动保安服务公司诚信合法经营。三是落实失信惩戒。依托“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开展常态化抽查,叠加开展专项检查或交叉检查。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改问题隐患386处,查处保安服务行业行政违法案件25起。
(四)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照市政府和公安部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机制,对涉及随机抽查的“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及法定代表人变更许可”“爆破作业单位许可”“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等20项行政许可事项,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定期开展抽查工作,有效提高监管效能。全年,共监督抽查相关企业单位7800余家次。同时,在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对外公布抽查结果4批次、发布公告32个,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改革创新情况
(一)精简审批流程。在交通管理方面,持续推进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便民惠企举措,本市“免查验”生产企业已增至2家,全年“免查验”上牌共计2.8万辆,二手车出口转让、注销1万余辆。在治安管理方面,会同市数据局,依托市“一网通办”平台研发上线“大型活动安全许可审批”模块,精简办事流程,实现全程线上办理,将审批时限压缩为法定时间的50%。同时,通过合并同类项、优化数据共享获取等方式,将申请材料由原来的7类57项(文艺演出、体育比赛)、7类36项(展览展销)大幅精简为5类16项。
(二)深入推进“智慧好办”。继续深化申请信息智能预填、申请材料智能免交、申请条件智能预审等能力,新增推出“临时住宿服务登记”“人户分离人员登记”等19个“智慧好办”事项,累计上线56个“智慧好办”事项。持续做强在线帮办服务,年度帮办接待6.3万余次。
(三)迭代升级“掌上办”。打造“随申办”移动端公安出入境、交警、人口服务三大主题专栏,以入口关闭形式将车驾管业务预约等20余项服务整合接入“随申办”移动端;推动“上海公安人口管理”公众号内户口审批查询、新生儿重名查询等5个事项接入“随申办”移动端;全面设计“随申办”出入境预约系统和界面,简化操作流程,开发出入境证件网上“代预约”全新功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因没有手机无法实名注册认证、老年人不善于操作智能设备而无法预约的问题。
(四)探索构建长三角区域技防资质互认制度。由市公安局治安部门牵头苏浙皖三地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长三角区域技防资质互认制度,实现长三角技防企业跨区域承接技防工程和跨区域整体搬迁时的资质互认。2024年,上海已对10家长三角技防企业的16个在沪承接技防工程项目进行资质互认;江苏、浙江已对8家上海技防企业在当地承接的9个技防工程项目进行资质互认,帮助企业有效节约了运营成本。
五、监督纠正情况
(一)深化好差评机制。我局坚持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调研走访等渠道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群众有关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改进举措,推动相关问题整改到位。如,以政务服务“好差评”为抓手,强化差评问题发现整改“日清、周评、月报、季推进”工作机制,针对全年收到的实名差评,开展逐件核查整改,持续提升公安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出入境“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签发”以评促优案例入选本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十大优秀案例
(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决策部署,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根据国务院、市政府的有关要求,认真研究公安机关检查事项多、检查对象多、执法人员多、网络环境特殊等现实情况,积极对接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市数据局,科学编制行政检查计划;依托市相关系统平台,建立健全检查事项库和检查对象库,构建“事项分类、企业分级”的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全面应用“检查码”实施涉企行政检查,不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感受度。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