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爱情骗子"落网记

时间:2001-11-29 字体:

  一个45岁的中年男子,竟然同时与7名女性保持恋爱关系,凭着他的花言巧语和精心编造的“即将移民新加坡,并想在国内寻找一个终身伴侣一起移民”的谎言,骗取了她们的信任,先后以办理出国手续等为名骗得人民币近50万元。这个“爱情骗子”方某于11月11日被卢湾警方抓获。

  事到如今方才醒悟

  2000年3月柳女士通过某婚介所的介绍,认识了方。方自称有大学学历,在本市某商务中心承包了一个柜台,有不错的收入,因与妻子感情不和,已离异多年,女儿判给了前妻,目前二人均已去了香港。其父亲现在新加坡,开了一家私人诊所,月收入有7000美金,自己目前和母亲居住在一起,即将移民新加坡,所以想在上海寻找一名志同道合的伴侣,婚后一起移民。方凭着不错的相貌,用事先编造好的谎言,取得了柳的信任。接触了几次之后,柳女士觉得方的家事背景不错,而且为人也挺老实。而且方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又没什么不良嗜好,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不错人选,于是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方还许下了结婚的诺言,表示要出资帮柳女士办理移民手续,柳女士对他更是死心塌地。可就在这时,方的用心渐渐地显露了出来。其实方辛辛苦苦编造谎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骗取钱财。

        去年5月,方提出如果柳要办理移民就要先结婚,但是这样的话,方一定要先移民新加坡,而且结婚移民的手续比较复杂、办得慢,但办理留学的出国手续较快,表示如果帮柳女士办理留学,两人就可以一起出国,到了新加坡再结婚,这样就不用受两地分居之苦,柳女士当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不久方以办理出国手续缺钱为名,分两次向柳女士“借”去了4万5千元,为了不让柳女士起疑心,他还假惺惺地写下了借条,表示等婚后到新加坡后一并归还。直到方被警方抓获,柳女士才从方精心编织的出国梦中醒悟过来。

  同学的男友也是他

  今年5月,陆女士通过一家婚介所认识了方,两人第一次见面约在红茶坊。起先方给陆女士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方很快对陆女士表示了好感,同样说起了那套移民的谎言,没想到这却引起了陆女士的怀疑,因为前些日子,陆女士的一位中学同学曾经向她提起通过婚介所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朋友,对方好像也姓方,而且那人的情况与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竟然如出一辙,这难道仅仅是巧合?陆女士越想越觉得怀疑,于是下决心向方问明一切。起先方矢口否认认识陆女士的同学吴某,但在陆的再三询问下,终于露出了马脚,方又不得不改口说认识吴,但已经不再来往了。面对这样一个不诚实的男人,陆女士拂袖而去。这也使得陆女士成为所有认识方的女性中唯一一位没有被骗去钱财的人。因为方怎么也想不到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巧合,通过不同的婚姻介绍所认识两名女性会是同学。这一次,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普遍撒网为捕鱼

  为了尽快结识更多想寻找伴侣的女性,诈骗更多的钱财供自己挥霍,方在本市不同区县的许多婚介所都进行了登记,仅在方的通讯录中就有20多个婚介所的电话号码。同时他的骗术越来越高明,谎言也越编越精妙了,竟然还骗倒了婚介所的工作人员,使得婚介所的工作人员也成了他的免费推销员,更是为他的行骗铺平了道路。就这样,通过婚介所方又先后搭识了多名女性,用同样的谎言欺骗她们,并同时与她们保持恋爱关系,又骗取了40多万人民币,一名被害人也是在最近警方调查时才知道,原来婚介所向她介绍的方只有三十多岁而且即将移民新加坡的情况都是假的。

  狐狸尾巴终显露

  向卢湾警方报案的吴女士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陆女士的中学同学,陆女士在那次约会之后,考虑再三,还是与吴女士取得了联系,将自己通过婚介所认识方的事告诉了吴,让她多留个心眼,不要在感情上上了方的当。虽然当吴女士向方提起同学陆某时,早有准备的方很快搪塞了过去,但这还是在原本对方死心塌地的吴女士心中留下了一丝阴影,于是吴女士对方的话开始产生了怀疑,并逐渐在方的言行中发现了越来越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而且吴女士发现,方虽然每次向她“借”钱都写借条,可到了还钱的日子,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托,还以其他理由继续向她借钱,几个月下来,不但分文未还,而且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吴女士终于忍不住,亲自上门讨债,没想到被逼无奈的方竟然回答说钱已经都花光了,没钱归还。吴女士终于意识到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骗子,一气之下,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水落石出见真相

  警方刚接手这起案件时,从表面现象看,这似乎更像是一起债务纠纷,但卢湾刑侦支队的侦查员们经过仔细地调查和取证,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案件,经警方调查发现,方所说的除了已经离异和有个女儿这两点是事实之外,其余的都是谎言。这个自称有着大学学历,有着不错收入的方其实只有高中学历,而且在社会上游荡已久,根本没有工作。他那个自称在新加坡开诊所、正在帮他办移民的父亲不但从没去过新加坡,而且早在60年代就已经去世了。92年的时候,方就曾因犯诈骗罪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妻子就是在那个时候跟他离的婚,目前母女二人均在上海。

  95年8月方刚刚刑满释放的时候,他也曾想过出来后要好好做人,从头来过,他也曾经有过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确实过了几年安分的日子。可是,好逸恶劳的恶习难改,他不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生活,他觉得辛辛苦苦劳动赚钱太慢,他想起了过去行骗的时候可以尽情地享乐,钱来的有多么容易,慢慢的他又走上这条行骗的老路。不过与过去不同的是,他这次没有再用“招工”的伎俩,而是打着“恋爱”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第一次的轻易得手让他尝到了甜头,于是他积极地开始了“恋爱”征程。他的谎言越编越精妙,胃口越来越大,也不再满足于以办出国为名骗上几万元钱,而是以要承包柜台等为名实施诈骗;而且在与女方约会时,他还假装用手机与别人通话,谈论进货、承包等事宜,以骗取女方的信任。曾经有过的铁窗生涯没有让他痛改前非,他甚至还自作聪明地认为,只要写下借条就是债务纠纷,大不了闹上法庭,不会构成刑事犯罪,就算被抓,警方也拿他没办法,殊不知他的行为早已构成了诈骗。

  侦查员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与方交往过的女性中,有的已经开始怀疑他在行骗,但因为手中握有方的借条,而且方也没有躲藏起来或避而不见,看他平时的表现也不像是乱花钱的人,因此对他还抱有一线希望,有的也只是想只要能把钱要回来就算了,似乎都没有想过揭露方的犯罪行为。而方也正是巧妙地抓住了她们想出国的心理,又用写借条的方法稳住了她们,才使得他频频得手。在他看似善良的外表背后,隐藏着一颗贪婪的心,骗来的钱早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要不是吴女士一气之下向警方报案,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人上当受骗呢!(张轶)

2001.11.29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