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25日,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组织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上海。采访团围绕“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执法规范化、依法打击犯罪、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采访。
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全程跟拍等方式,采访团用镜头记录、用笔尖书写,借助图文报道、纪实短片等全媒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上海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护企安商: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6月23日下午,采访团首站来到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蓝鲸”护企工作站,详细了解上海公安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创新建立17个“蓝鲸”护企工作站,以“打防一体”筑牢安全屏障,以“送企服务”提升治理温度,全力推进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为辖区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也来到了采访会现场,对警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表示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我们由衷希望警方能够不断深化安商护企模式,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助力上海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随后,采访团走进松江区G60科创云廊的“蓝鲸”护企工作站。该工作站充分发挥行政司法服务集聚区、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对外展示新地标、沪昆高速公路快速直达三省一市九城等区位优势,是全市当前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辐射最广的标杆工作站。
采访中,记者团细致考察上海公安“蓝鲸”护企工作站如何做到立足自身护企功能,联合社会各方推动治理,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实践经验。
创新治理:平安建设融入城市脉络
6月24日上午,采访团走进浦东新区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及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深入探究了上海警方针对演唱会、足球赛事等安保需求,构建“圈层防护”安保新体系,实现活动安全有序与场馆周边居民生活安宁的“双赢”目标及在大型活动安保中以“安全、规范、高效”为引领,积极探索“安全有感、服务有感”的安保管理新模式的创新做法。
下午时分,采访团来到嘉定区真新“驿路有我”网约车司机综合服务站。该服务站是上海警方持续聚焦网约车司机“新就业群体”,围绕“党建引领、公安撬动、部门协同、群众参与”总目标,通过“微网格”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形成的融合治理创建品牌,让网约车司机安居乐业,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镇”。
采访中,记者团就上海警方开展“微网格”推进工作中,秉持融合理念,建强最小单元,走好群众路线,做到问题隐患见早处好,做了深入了解,并对网约车司机日常吃、住、充电等生活、工作现状进行了实地参观。
“微网格”作为最小单元工作阵地,推动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把治理触角延伸覆盖至居民小区、村民小组一级的基层末梢,同时还切准了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充分凸显党组织在新领域、新业态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也满足了基层治理的需要。
规范执法:科技赋能高效办案
临近傍晚,采访团又来到普陀区,走进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面了解了近年来上海警方通过探索建立“一站式”中心,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助力基层执法办案工作提质增效的创新做法。
上海警方通过重塑执法办案新模式、打造合成作战新平台、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使执法办案更规范、打击整治更精准、社会治理更高效。
紧接着,采访团全流程参观了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大服务保障功能区,深入采访中心自创建以来取得的战果成效和经验做法,深刻感受了上海警方在推进法治公安建设道路上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
秩序之美:精细管理畅通城市动脉
6月25日上午,采访团的最后一站走进了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深度挖掘了上海近年来如何通过“久久为功”的精细化管理、科技赋能和严格执法,打造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秩序之美”。
近年来,上海公安交管部门以“智慧赋能、精细管理、民生导向”为核心理念,系统性优化交通组织、推进科技助力、开展精准打击、深化专项整治,实现全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市民满意度持续攀升。
随后,采访团与交管总队相关负责人及交警业务骨干进行了深入交流,着重采访了上海交警在“无人机实战应用”“教科书式执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管理成效,深刻感受了上海交警在道路交通管理上法治精神、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您的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