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是本市集中宣传整治违法鸣喇叭专项活动的第一天。此前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市环境保护局联合以公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了该信息,5月23日起,本市各大新闻媒体也作了广泛宣传。近两周过去了,上海街头的汽车喇叭声明显比以前少多了。
喇叭声牵出非法改装排气管
是日上午8时45分,闸北交警支队王登海支队长来到天目路民立路口。一辆号牌为125630的燃气助动车沿天目路自西向东驶了过来,快到路口时,该车遇到阻挡它的非机动车,便鸣起喇叭催行。“同志!你好,刚才你鸣喇叭了。请问你知晓上海目前推出的‘禁鸣’措施吗?”王登海一边对车主进行宣传教育,一边责令车主把车停在不影响其它车辆通行的地方。在车主未熄火推行的过程中,王登海发现该燃气助动车的发动机声音特别刺耳,于是,对该车认真检查起来。原来,该车主花120元钱,请人对该车的排气管进行过改装,车辆的销声器被动过了。当被问及为何对车辆的排气管进行改装时,该年轻车主直言不讳道:“这样可以找到赛车的感觉,开起来会更爽一些。”“你只顾个人的感觉,却全然不管他人的健康,你可知道改装过的车产生的噪声比喇叭声还大,危害还严重,请尽快到改装的地方恢复原样,否则,自15日起,我们就要处罚你了。”王登海对车主进行认真的宣传教育。在随后的一刻钟检查中,在该路口共检查到了号牌为243460等3辆非法对排气管进行改装的燃气助动车。
“各家孩子各家抱”
在是日的集中宣传整治现场,大众、强生、巴士、海博、锦江等五大出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也来到上海火车站出租车相对较集中的地方,以志愿者的身份,和市交警总队副总队长王梅根、市交警总队宣传中心主任官宝一道,参加到集中宣传整治活动中来。
上午9时05分,在火车站南广场民立路出口,一辆号牌为沪DW37悬挂“金陵”顶灯的蓝色出租车从火车站驶了出来。临近路口,驾驶员欲右转弯,见前面人行横道线上行走的行人,便习惯性地鸣起喇叭来。这一幕被站在上街沿宣传的王梅根等看在眼里,他们当即拦下了该辆车。“同志!你违法鸣号了。”官宝说道。“刚才前面行人慢吞吞的,而我车上的客人又说有急事,我便揿了一下喇叭。”驾驶员回答道。“那你单位对你宣传教育过吗,你知道违法鸣号将领受什么处罚吗?”官宝追问道。“……噢!噢!”驾驶员支支吾吾。见驾驶员承认错误,他们便对驾驶员进行教育放行处理。这起违法行为刚处理完毕,一辆号牌为沪BX30悬挂“申生”顶灯的红色出租车几乎在同样的位置违法鸣号,由于在宣传教育阶段,他们对该驾驶员同样进行教育放行处理。稍后,来自上述五大出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便手拿宣传单深入到路口、火车站地下候车站,只要看到各自单位的出租车停车候客或上下客,他们就会利用这一难得的间隙,走上前去,把“禁鸣”的宣传单发放到驾驶员手中,提醒他们不要违法鸣号。记者从市交警总队获悉,随着宣传阶段的结束,自本月中旬起,交警部门将对违法乱鸣喇叭的行为进行处罚,特别是恶意、长时间、连续多次鸣喇叭现象将给予重罚。喇叭声真是少多了
经过交警部门和有关单位长达半个多月的连续宣传,记者日前发现本市道路上的机动车违法鸣喇叭现象比以前明显减少。
在一天早高峰,记者沿着内环线浦西段驱车行驶了一圈。先从杨浦区宁国路出发,沿浦西段的内环线地面道路,一直行驶至中山南路,鲜闻机动车的喇叭声。内环线沿线居民对交警对违法鸣喇叭现象给予集中整治给予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家住中山南一路鲁班路附近一小区的居民刘老伯告诉记者,由于家住高架附近,他家又住小区高层,以前早晚高峰时段常听见机动车驾驶员随意鸣喇叭,哪怕他关起窗,刺耳的喇叭声还不时“飞”进来,这种现象甚至延续到深夜至凌晨。如今,可好了,整个白天,他难得听到几声喇叭声,深夜更是难闻喇叭声踪影。在本市的一些交通枢纽站,机动车违法鸣喇叭现象也大有好转,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地下停车场工作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在交警和环保部门对机动车、非机动车推出禁止违法鸣喇叭措施前,他所在的地下停车库简直像个“噪声筒”,由进口进入停车库排队候客的出租车,只要看见前面车辆挡道或乘客反应稍微缓一点,就会下意识地鸣喇叭提醒,你鸣,他鸣,再加上地下车库内很难短时间内散发,致使在里面工作的现场调度员和乘客受害。自交警和五大出租企业领导来现场宣传后,大多数驾驶员都知晓违法鸣喇信的危害及将领受的处罚,目前,违法鸣喇叭现象大为减少。
图1:闸北交警正在对违法鸣号的助动车主进行宣传教育。
图2:大众出租安服经理戎震民正在对自己的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
2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