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的警示标志几乎存在于全球的每一部电梯旁边,由于电梯在火灾情况下不能可靠保证正常供电,极易将楼宇中的烟气吸入电梯井道并扩散至各个未起火的层面,以及其他现有技术上的疏漏,这些都可能影响电梯在火灾时的安全使用,因此“电梯不能作为疏散逃生工具”的规定已经在国际上沿用至今。然而,这一国际传统的消防逃生观念将可能遭到颠覆。
日前,一项引人注目的《高层宾馆火灾情况下电梯应急疏散可行性研究》科研课题已经过专家评审程序在上海正式立项,这也意味着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电梯紧急疏散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逃生手段。
在历时半年的电梯疏散可行性预研工作中,有关专家收集、调查了全世界有关利用电梯疏散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对已经发生火灾的大楼,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再现火灾,模拟烟气实验和逃生疏散,做了很多种逃生方式的组合。结果得出了一个最理想的疏散模式:高层的利用电梯疏散,较低层的利用楼梯疏散,以追求最短的疏散逃生时间,可以这样描述最佳的紧急疏散情况:从楼梯中下来的最后一个人与从电梯中下来的最后一个人几乎同时到达出口处。
这项研究吸引了全国消防、建筑、防灾以及电梯研究等多种领域不少专家的眼球,受到了上海高层建筑业主们的强烈反响,金茂大厦有关人员表示,大厦自己也做过逃生演练和研究,结果发现高层住户从楼梯疏散会跑得非常累,如果在能够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正确使用电梯逃生,将大大增加大厦的疏散能力。当然,电梯疏散的实际应用尚需时日,上海一位资深的消防专家说到,比如要对电梯疏散系统进行研究,要对火灾情况下电梯运行可靠性进行研究,火灾情况下电梯轿厢、电梯机房、紧急安全电源防灾性能进行提高,对防火排烟系统、火灾报警探测系统、灭火系统、疏散诱导系统、消防控制室进行改造等,来真正保障电梯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使用。
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