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 玄机万千
上海旅游节已步入第十六个金秋,她用激情四射、魅力无限的花车大巡游揭开每年旅游节的面纱,并将“美好与欢乐”的喜讯传递给上海的市民,吸引着四海宾朋纷至沓来,令古老而又现代的上海顿时变成沸腾的欢乐海洋。爱美的人们似乎更容易陶醉在花车迷人的外表之下,至于制作工艺、驾驶员、造价等被美丽外表掩盖下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却少有人问津。其实,花车华丽外表掩盖下的深处则更有内涵。
“丑小鸭”变成“小天鹅”
上海市民和各地游客也许没想到,旅游节期间在本市10个区范围巡游美丽无比的花车,前身竟是一群“丑小鸭”——大卡车。是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才使她们完成从“丑小鸭”到“小天鹅”的蜕变。
制作花车的师傅告诉记者,制作花车的卡车“丑”点没问题,但车况一定要好,否则,辛辛苦苦制作起来的花车在长达近月的巡游中发生故障,“出洋相”那可要不得。制作花车前,他们一般会挑选3年以上的运行卡车。挑选后,还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着手制作。工人师傅先把卡车“拆平”,然后安上地板架,固定好底座,钉上三合板,用胶水把塑料泡沫粘到三合板上,再对塑料泡沫进行打磨,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状,贴上布条、上色后,把灯安装到花车上。花车的彩灯数以千计,这可为难了卡车自有的供电系统,为满足供电需要,工作人员便在车上重新安装3个6000瓦的发电机,并配以控制箱,以防意外。车上点缀的花更以万计数。如,上海鲜花港的花车上共使用了超过2万朵仿真鲜花,如果不用手触摸,人们几乎分辨不出与真花的差异。这样,一辆长约12米、高不超过4米的花车,经十几位师傅通力合作,花上1个多月的时间总算完成。
“华美”“安全”不可或缺
市民们看到一辆辆造型新颖美观、主题集中的花车,千万别误以为她们徒有外表,华而不实。有关部门对花车的美观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均作了严格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每一辆花车都是上述“三性”的典范。
今年在本市10个区各景点巡游的创意新颖、制作别致的23辆花车,总造价一般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花车的制作在材料上摒弃了常规的工艺材料,代之以色彩鲜艳、轻盈飘逸的新型纺织品,加以大量以假乱真的仿真鲜花、树叶等,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保证花车巡游期间的安全,有关部门对车辆安全作了严格规定,原则上使用组委会提供的车辆。如自备的车底盘,须为4吨卡车,性能良好,具有车辆牌照和行驶证,且通过交警部门的质量检测。由于花车是“改装车”,有关部门对各项“改装”指标也进行了详细规定: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4米;车辆拦板两侧延伸不得超过1米;车辆下部硬装饰物离地不得少于50厘米;车辆总长度不得超过12米;通风良好,保证发动机散热等。花车装扮完毕,工作人员还不忘在“花丛”隐蔽处摆放上4个消防栓。
司机电工修理工各司其职
车有车的标准,人有人的要求。尽管每次花车巡游表演的距离只有短短几公里,但司机电工修理工一个都不能少,且必须具有很好的业务素养,有在最短时间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花车巡游前夕,记者来到花车集中停放地——龙华机场。这天,正逢花车旅游节巡游前踩街。只见每辆花车旁边立着3个人。“有警车开道,配备这么多人干什么?”记者问道。“经改装而成的花车尽管还是车,但她和普通的车已不一样,除体形‘发胖’外,她还有复杂的电路系统,在喜庆的场合,以防万一。”上海旅游节组委会唐师傅告诉记者。原来,除驾驶员外,每辆花车还各配备了一名电工和修理工,和驾驶员一样,坐在驾驶室里随同花车大巡游。据介绍,今年的花车司机均采取向社会招聘的方式。为保证巡游的安全,此次除了对报名者要求驾龄在10年以上外,还对这些司机们进行了严格的“考试”。电工和修理工都是有关单位请来的高手。三人各司其职:驾驶员专心操控手上的方向;修理工密切关注着车辆的状态;电工则关注着车上的灯光、电路等。一旦有情况发生,他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其神速犹如F1汽车大奖赛每辆赛车幕后的工作人员。在正式巡游前夕,三人还必须经过踩街、彩排等一系列的磨合,做到三人犹如一人,人车融为一体。
司机藏在“花丛中”
每辆花车装饰都密不透风,人们就好奇了:驾驶员是怎么上去的,又是怎么看路开车的呢?原来在每辆花车的左前部都有一扇隐蔽的门,供驾驶员出入。
为保证花车外形美丽灵巧和完整统一,花车制作单位从驾驶员进出的门上动足了脑筋,尽可能把门装扮得和其它地方别无二致。记者来到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展的报为“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的2号花车前,试图找到玄机,进入驾驶室,可就是找不着北。后只得求助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他们帮助下,一扇“花门”徐徐打开,记者弯下身习惯性用手拉车把上车,可映入眼帘的不是车门,而是卡车的踏板,车把没抓着,两手却扑在踏板上。原来,经装扮的花车操作室连同踏板一起被“包裹”,驾驶员要从花车外面进入原来的驾驶室,必须经过两个90度的弯直角。
难怪?记者刚才喊驾驶员师傅,却久不见人影。过了一会儿,气喘吁吁的舒师傅终于露面了。来自沪东汽车运输公司杨浦一队的舒师傅告诉记者:“刚从里面‘爬’出来。花车虽然漂亮,但里面却实在不咋地,人坐在里面,就像头顶着一个大盖子、大蒸笼。”
“小眼睛”盯牢“大道路”
一位驾驶员师傅告诉记者:“这花车不像‘大客’,视线不好,只能通过长几十厘米、宽几厘米的小窗口看前面的路,开起来十分小心,也比平时紧张。”记者对其能否正确掌握路情提出质疑,他便指了指停在前面的开道车。原来,交警部门是他们的“眼睛”。每次在巡游路上,交警的开道车总在前面引路。这种贵宾级礼遇,从制作完工到汇集在龙华机场这天就开始,不过进场那天,各单位的小客车纷纷充当起临时“开道车”的角色,否则,如此庞大的身躯几乎寸步难行。
一花车驾驶员对记者说:“花车‘难行’主要难在视线上,一旦视线清晰则和正常车辆没啥两样,甚至比空车或重载车操控性好。”该驾驶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重载车重,空车飘,前者操作费力,后者自重高,较难驾驭。而经装扮后的花车,车上的装扮物总质量约为2吨左右,这等于4吨重的卡车装载了2吨的货物,这个质量正是卡车驾驶员感觉最舒服的操作。
视线较差,驾驶员一般靠感觉来克服,这种感觉就是平常所说的经验。行进途中,花车尽可能跟着开道车行进的路线,跨车道压中心线行驶,一来中心线清晰明了,方向性较强,二来越是道路中间,路况越简单,安全系数越高。头车跟着开道车、2号车跟着头车……这样一辆跟着一辆,保持一定的队列,以十几、二十公里的匀速缓慢行进。
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