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人能开 车能动 先撤离 再报警 依例而行快速撤离现场

时间:2005-10-31 字体:

  在目前本市机动车已经达到211万辆,在人均道路面积不足的情况下,日均发生在高架道路、外环线、市中心主干道的百余起交通事故,无疑对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雪上加霜。据测算,早晚高峰时段,在主干道发生一起轻微事故,如果在10分钟内没有撤离现场,就会造成5公里的拥堵,而要疏导这一拥堵,交警将要花费1个小时时间。因此,尽可能地快速撤离事故现场,既对缓解道路拥堵有利,也可以使当事人减轻或免于处罚。

  针对驾驶员在遇到交通事故后快速撤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特约市交警总队事故防范处专家,以事故案例的形式,向广大驾驶员详细解说如何快速撤离事故现场。

什么样的事故应该快速撤离现场

  事故案例一某日,在本市的道路上,张先生在驾车途中突然听到手机铃响,于是忙着接听手机,结果稍不留神,撞上了前面一辆正常行驶的车辆尾部。好在张先生及时刹住了汽车,事故的后果并不严重,张先生驾驶的车辆保险杠受损,前车尾部撞出了一个小凹坑,两名驾驶员也只是在碰撞的瞬间,受了点擦伤。

  专家解说,这起事故责任清楚,由于张先生在驾车过程中没有保持好车距,造成追尾,他应该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且后果轻微,双方车辆都还可以开动,驾驶员也只是受了点轻微伤,不影响开车。那么,事故双方就应该马上将车辆快速撤离现场。归结一句话,人能开、车能动的车与车发生的轻微事故都应该快速撤离事故现场。

  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把车辆开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第二步,双方自行协商有关赔偿事宜。如果小额赔偿,自行协商解决的,用不着报警,可以私了。如果双方达不成协商解决意见的,再报警,等待交警前来处理。归结一句话,先撤离,后报警。

  需要提醒的是,一,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双跳灯),夜间尤其重要。二,在快速撤离前,双方驾驶员应当约定停车地点和有效联系方式,并应当各自记住对方的车号牌,以免造成处理困难。

  (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形态等有许多不同,还会遇到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等复杂情况,以下分别选择在高架、地面道路所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进一步分析说明如何快速撤离事故现场)。

高架发生事故如何快速撤离

  事故案例二一天早8时,杨女士驾车从洛川路上匝道驶上南北高架,就在她准备便道驶入南北高架主车道想继续向南行驶时,与南北高架主车道的车辆发生了轻微碰擦,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专家解说在上述这起事故中,杨女士因为变道而引发事故,所以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在双方当事人对此无异义的情况下,应当将车辆移至前方的紧急停车带,然后报警等待处理。

  在高架道路上发生事故后,能否做到快速撤离,关键要明了以下几点:其一、明确事故事实,高架道路事故形态比较集中在追尾和变道事故。据统计,这两类事故占本市高架道路上所发生事故的95%以上,这些事故一般都应该由追尾车和变道车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二、在高架道路上发生事故后,选择附近的斑马线、紧急停车带,以及地面道路停车。

地面道路如何快速撤离现场

  事故案例三日前,在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十字路口,李先生驾驶的车辆在准备南向东右转弯的时候,没有避让一辆遇绿灯正常放行的西向东直行车辆,结果两车在路口发生了碰擦。

  专家解说李先生违反了让行规定,即红灯右转弯车辆妨碍了被放行的车辆通行,所以负这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双方对此没有异议,就应该把车辆移动至不影响交通的地方,然后再报警,等待处理。

  据分析统计,地面安装有信号灯的路口所发生的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违反了让行规定,即转弯车没有让直行车,右转车没有让左转车等造成。这些没有让行的车辆一般负全部责任。另外,市中心道路比较拥挤,撤离事故现场的车辆应该选择附近的支小马路、非机动车道、比较宽阔的人行道等处停靠。

  事故案例四一天,王小姐因急着去办事,驾车行驶在市区一条道路上时,在路段中掉头,但不小心与一辆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了碰擦,没有人员伤亡。

  专家解说王小姐违反了机动车掉头时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车辆通行的规定,担负这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双方对此无异议的,就应该将车辆开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

  地面道路的路段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情态相对比较复杂,但主要有变道、追尾等引发,那么一般情况下,变道车和追尾车负事故全部责任。

如果双方对事故产生异议如何快速撤离现场

  事故案例五吴先生驾车从所居住的小区内驶上道路时,与一辆车发生事故。吴先生认为自己的车辆已经安全进入了车道,而对方却认为他没有遵守让行规定,双方于是为究竟是谁的事故责任争吵不休。十多分钟后,在路人的提醒下,才想起报警。

  专家解说这起轻微事故完全应该快速撤离,双方有异议的,不应该在道路上纠缠,而应该想方设法快速记录事故现场,办法一,用粉笔、石笔或尖锐的金属在轮胎的外缘与地面的接触点划T型定位(见定位图);办法二,用数码照相机或带有摄影头的手机,拍摄正前、正后,以及侧面的图像,纪录下事故现场。然后将车辆开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再报警,等待交警前来处理。

如果一方想快速撤离一方不同意怎么办

  事故案例六高架道路上,出租车司机小陈不谨慎与前面一辆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了追尾事故。因为车队安全学习的时候,要求驾驶员遇到事故要快速撤离,所以小陈见事故后果不严重,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承认是自己的全部责任后,向对方建议是否把车开到前方斑马线处,再报警,但对方却担心小陈事后反悔,坚持要等到交警前来处理。于是,小陈也只能原地等待。在处理这起事故时,交警仍然按照双方都没有快速撤离事故现场,而加重了处罚,小陈觉得很怨。

  专家解说一方愿意快撤,一方不愿意快撤的情况有几种,像上述这种情况是简单的一种,只要小陈承认负全责,并且作了书面记录和对事故现场的定位,即使对方不快撤,他也可以自己先行快速撤离现场,再报警等待处理。

  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有异议的,那么,先定位现场,此后,不管对方是否快速撤离,首先你自己要有快速撤离的意识。

靠记录事故现场仍然不能说明责任的怎么办

  事故案例七南北高架近延安高架的上坡处因为一时拥堵,蔡先生只得停车等待,就在这时排在前面的一辆面包车突然倒溜,尽管蔡先生鸣号提醒,但已经来不及了,前车尾部碰撞了蔡先生所驾车的头部。但前车驾驶员却不承认碰撞是由于他的车倒溜,反而指责蔡先生驾车追尾。

  专家解说发生类似事故,不必记录事故现场,因为即使记录了现场,也不能说明到底是倒溜还是追尾引发该事故。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想到的是赶快撤离事故现场,然后再报警。

没有快速撤离现场是否会受到加重处罚

  事故案例八上面提到的出租车驾驶员小陈遇到的案例,如果当时小陈在承认担负事故全责,并且要求对方快速撤离被拒绝后,自己先行撤离到高架道路的斑马线处。那么事后交警对双方的处理是否有所区别?

  专家解说如果小陈快速撤离了事故现场,交警将按照简易程序处理,并且减轻或免于处罚。对应撤未撤事故现场的一方,由值勤交警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然后按照有关规定,开具强制措施凭证,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移交事故处理部门按一般程序处理,并且还要接受罚款200元。

“相关链接”快速撤离事故现场的几个名称解释

  人员轻微伤:在事故中,只是显著的轻微损伤。

  负全责事故:以下十一种事故,一般情况下,负事故全责:

  1、追尾前车的;

  2、倒车尾撞后车的;

  3、溜车的;

  4、不按规定开关车门的;

  5、逆向行驶的;

  6、闯单行道路禁行道路行驶的;

  7、不按规定超车的、会车的;

  8、不按规定掉头的;

  9、违反交通信号指示的;

  10、违反让行规定的;

  11、撞固定物的。

200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