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警方成功破获一利用安保身份专在卖场盗窃商品的团伙
近日,轨道分局破获一起大卖场自聘保安相互勾结、盗窃卖场商品的团伙案件,查获赃物总价值近两万元人民币。日前,涉案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威胁恐吓 商场案发
4月上旬,轨道交通辖区内一家大卖场的员工发现有三、四个男子结伙在大卖场进行盗窃,便大声呵斥,阻止了他们的盗窃行为。谁知没过多久,商场员工办公室就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威胁称:“多管闲事,必遭报复。”匿名电话与小偷是否有关联?商场负责人对此展开了调查,但是一串串问号浮上心头。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卖场内商品持续频繁被盗,DVD、传真机等商品先后失窃。这名负责人这才走进了轨道分局的大门。
紧追不舍 深挖线索
轨道分局所获线索后,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经过近半个月的深入侦查,民警最终锁定了一名经常出入该卖场的形迹可疑男子。经查,此人姓吕,原系该卖场的安保队员,今年2月因被疑有违反店规行为而被商场辞退。至此,吕某进入警方视线。通过大量工作,民警掌握了吕某的活动规律和接触人员。经调查,与吕某频繁接触的陈某、李某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他们经常结伙出没大型卖场,空手进去,满载而归,让警方感到诧异的是,这些可疑人员竟然都是各大商场的反盗窃安保队员。
东窗事发 团伙落网
4月12日,专案组得到消息,吕某因在另一家商场盗窃商品被处十五天拘留。轨道分局专案组民警立即提审吕某。吕某顿时傻了眼,以为同伙落网,供出了自己。他被迫交待了自己伙同家乐福南方店安保李某,乐购莘庄店安保陈某、李某等人在闵行、浦东各大卖场盗窃商品的犯罪事实。22日,轨道警方调集警力一举将另三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组织周密 监守自盗
经审讯,四名犯罪嫌疑人纷纷交待了自己参与盗窃的犯罪事实,一个组织周密、监守自盗的团伙浮出水面。所有团伙成员均为各大卖场通过非正式途径向社会招聘的安保队员,这些安保队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没有经过任何正规上岗培训;作案前有周密预谋,一般通过手机联系,动手前一天向内应安保队员打招呼,由其他商场安保队员动手盗窃,本商场安保队员负责望风,如果失手被发现,则由望风安保佯装抓获,中途予以释放或出面说情放人;由于犯罪嫌疑人对商场监视系统位置十分熟悉,因此专拣监控“盲区”作案,被发现概率极低。这些团伙成员气焰十分嚣张,今年一月,团伙成员李某因在一家“龙城”大卖场盗窃失手,竟纠集同伙闯入该卖场员工休息室对报告人拳脚相加,导致该员工受伤。
目前,专案组已经查实他们从去年9月以来,在大润发闵行店、华联吉买盛莘庄店、乐购南方店、家乐福南方店等大卖场盗窃近十起的犯罪事实,被窃物品总案值近两万元人民币。
亡羊补牢 堵截漏洞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大卖场在进货、保管、销售等环节中存在严重管理漏洞。有的卖场进货环节是一笔糊涂账,很多东西进货数量到底是多少,工作人员自己也说不清;有的犯罪嫌疑人已经供认的赃物,商场工作人员也要翻箱倒柜才能确认;有的商场工作人员发现商品失窃,竟私下与供应商联系补缺,对失窃现象瞒而不报。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犯罪嫌疑人的盗窃活动更加有恃无恐。
对于大卖场而言,高素质的安保队伍是商场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把好保安队员的入门审查关,加强保安队伍的日常教育,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任意向社会招聘保安,再加之对他们疏于管理,无疑等于“引狼入室”。本案的及时破获,为沪上各大商场的安保日常管理敲响了警钟。公安机关希望上海各大卖场管理部门能从此案中吸取教训,切实把好安保队员的“入门关”和“职业素质关”,加强对本单位安保队伍的管理,以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王涛)
200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