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因参与筹建重庆警察博物馆在重庆市档案馆见到一份特殊的“陪都档案”——抗战时期蒋介石亲笔书写的消防手令。
手令裱在薄薄的宣纸上,B5纸大小,共10页,是蒋介石写给当时的重庆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刘峙,安排抗战时期重庆城区具体消防工作的。他在“国民军事委员会便用笺”上用毛笔写道:“经扶(注:刘峙字经扶)吾兄,如救火徒恃水量恐不济事,应设法多备沙包……此种沙包应分备堆置于市内重要地点,在尚未被炸区域内分几个单位,如东西南北中各个单位堆储……希切实筹备,积极实施为要。中正,八月廿日。”他在手令签名落款之后小字强调:“但沙包小数无济于事,必竭力设法,由市政府及各机关甚至到外县多方收买,多费几钱不妨也。”内容也反映出60年前重庆倍受战争摧残,消防设施设备十分简陋,官方和民间灭火除了射水,普遍采用投掷沙包。敌机轰炸频繁,火灾四起,沙包紧缺,一纸手令见证了当年的消防尴尬。
档案馆负责人介绍,该馆整理收藏有40多万卷“陪都档案”,抗战时期的历史资料非常齐全,为省市级档案馆之最。仅消防方面还包括《重庆市战时消防方案》、《预防敌机投弹酿成火灾办法》,4枚消防抗战纪念章,9个重庆市消防联合会制发的火场通行证、指挥证、职员证、队员证(章)等。
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