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长寿路是上海“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中东西向主干道之一,也是市中心为数不多的连通多个行政区(长宁、静安、普陀和闸北)的道路,但从头至尾里程却不长,不过3.14公里。其中,92.4%的路段为创建文明路段,经昌化路、江宁路、陕西北路、西康路、常德路、胶州路、叶家宅路、安远路迄武宁路。筑路以来,长寿路历经改建,路面早期最宽22米,最狭仅10米,难以承受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1996年10月,道路拓宽改建,东起天目西路,西至长寿路万航渡路口,于1997年12月17日竣工通车,拓宽后路幅宽42—50米,设6快2慢8个车道,路中央建有4—6米不等的中央绿化隔离带,有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护栏,9个港湾式公交停车点,机动车时速40公里。
“长寿路———迈向廿一世纪的绿色商住街”、“商住长廊、文明绿洲”……众多的美誉给长寿路带来了超旺的人气,然而记者也发现,人多车杂、市民文明素质不一,给长寿路创建文明示范路段带来了莫大的阻力。
绿化带遍布“癞疤”
与其余7条文明路段相比,长寿路以绿取胜。为倡导“绿色文明”,长寿路沿线一律未设中央隔离护栏,取而代之的是赏心悦目的中央绿化隔离带。然而,这条“绿色生命线”如今正惨遭蹂躏。
记者连续两天观察,发现长寿路中央绿化带每隔数十米就会出现一道“癞疤”———被踩坏的草坪,粗略计算了一下,足有百余道,主要集中在公交站、超市、酒店、银行等生活娱乐场所门前。在长寿路170号的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门前,记者看到,此处中央绿化带被破坏得相当严重,有五六块地方甚至被踩成“秃地”,已看不出曾栽种绿草的痕迹,极不美观。不时,还有挺着大肚子的产妇从医院出来,在家人的陪同下,冒险穿越机动车道走上绿化带。而东西向距离此处50余米,均设有路口人行横道线。记者拦下一名季姓产妇询问,她不好意思地称:“我要乘的公交车就在马路对面,抄个近道,我走太多路会累。”
调查:据不完全统计,长寿路沿线共设有1座公园、2家医院、2所学校、4家大型家电市场、6家银行、9个公交站点、25家酒店,众多的公共场所和商业娱乐中心导致长寿路频繁“开口”,一些市民为了省事,就直接从这些“开口”横穿践踏绿化带,而草坪上生生踩出的“道”似乎还在“提醒”着市民从此处穿行是应该的,从而引来更多的乱穿的人。美好的城市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呵护,如果市民仅为图方便而践踏绿化带,不仅破坏了城市绿化,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座人行天桥形同虚设
长寿路过街设施齐全,除了路口、路段设置了必要的人行横道线外,有关部门还在人流集中的路段上设置了2座人行天桥,方便行人的同时,减少了对车流的影响。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天桥却饱受冷落,形同虚设。
晚高峰时段,记者蹲点在连接亚新生活广场和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座人行天桥上,“桥上冷清,桥下热闹”的尴尬景象真是难以形容。5分钟内,27人从亚新生活广场走出后,视一旁人行天桥不见,径直冲向马路对面,使得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减速或急刹车,而从记者身旁人行天桥经过的不足5人。下桥后,记者逮着一对正欲横穿马路的中年夫妇,“从桥上过来还要爬楼梯,麻烦吗?”抽着香烟的中年妇女对记者的提问感到莫名其妙。“别理他,我们走!”还没等记者再次发问,打着电话的丈夫就将妇女拉走了,记者眼见着他们相互很有默契地“配合”着横穿过马路。
调查:连接长寿商业广场和长寿公园的另一座人行天桥同样也不受欢迎,只有在交通协管员频繁劝阻下,行人才陆续走上人行天桥,但只要协管员稍不注意,就有人乘机溜过马路。人行天桥本是最安全的人行通道,也是机动车经过的最安全地段,此时车速一般较快,如果市民冒险横穿马路,司机一旦采取应急措施稍慢,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骑车人抢行成“风景”
长寿路的9个路口在交警和交通协管员的管理下倒是相当“文明”,只是路段沿线非机动车抢行现象却是十分突出。早晚高峰时段,长寿路非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近达4000辆,每等候一个红灯,路口就会积压60余米长的非机动车大军,往往这个时候,排在最后面的非机动车就会骑上人行道挤压行人通行空间,并插队至路口前方,成为道路上最不雅观的一道风景。
当然,骑车人被“逼”着违法的现象在记者走访中也多次出现。那是在长寿路常德路口等施工路段,由于M7号线长时间施工占据了大部分非机动车道,使得骑车人要么从施工空隙中崎岖前行,要么就拐到人行道上绕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调查:非机动车通行混乱的场面还集中出现在港湾式公交站点旁,由于长寿路沿线有13、19、24、36路等38条公交线路穿梭运行,每个站点每次停靠都多达四五辆车,下车的大量客流与非机动车流混行一起,导致险象环生。
图:长时间、大面积的占道施工,也是导致长寿路“二乱”行为突出的重要原因。
200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