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网上追逃

时间:2001-12-11 字体:

  分局在最近一次全国集中追逃行动中名列全市第二,我看着市局的通报,脸上露出了笑容,思绪却把我带回那刚过去的5天……

  集中追逃行动的第一天晚上,我陪着市局领导到派出所去检查追逃工作。走了1个派出所又驱车到另1个派出所。所长的汇报和实地的检查不怎么令人满意。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告诉我,4000多个人中间就可能会有1个逃犯,而这2个派出所的辖区内刑事案件高发、治安情况复杂、又是外来人口聚居,打了一天仗到现在还是一张白卷,这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真不应该。市局领导耐心地指点着,又介绍了兄弟单位网上追逃的经验和做法,临走时还对在场的同志们叮嘱了一句,“站在家门口,抓全国的逃犯”。

  送走市局领导后,我与分管局长、所长继续研究,又到机房里与民警交谈。问题的症结在交谈中找到了,原来是在派出所内部运作的机制上有问题,一台已经录入了几万条SPS信息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装有CCIC数据库的计算机不联网,SPS里的信息很少在CCIC数据库里进行比对。现成的资源没有好好利用,难怪会有这样的结果。我请教在一旁的民警,问他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否快速地把SPS里的信息与CCIC数据库里逃犯的信息进行批量比对?民警思量片刻,自信地说“我看可以,让我试试”。说完,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批量比对的办法出来了。

  网上追逃,时不我待。发现了问题,又有了好的办法,我与分管局长商量后,当即召集附近9个派出所所长和刑侦、治安、交巡警支队的领导开个现场会。分管局长把市局领导指点的几种网上追逃的办法,原原本本地作了个介绍,我又请那位民警把刚才摸索出来的批量比对的办法给大家演示讲解了一遍。散会后,那位民警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所长们可能记不下来,我把那个办法用文字整理出来,能否请指挥处用E-mail发给大家?”我望着他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第二天一早,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起,我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是所长兴奋的言语,“昨天深夜通过网上比对,我们抓住了1个外省籍的逃犯,批量比对这个办法真灵”。我高兴地对所长说祝贺你们“零的突破”,同时也分享着胜利的喜悦,。

  会议室里正在开会,分管局长又在作进一步的动员和部署。已形成文字材料的批量比对、网上追逃的办法,早已在各派出所的电脑上下载,一张看不见的天罗地网正在撒开。我打开电子信箱,跃入眼帘的是另几种新的网上比对的办法,是刑侦支队和其他派出所发给我的。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民警,凭着对公安事业的执着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短短的1、2天里又摸索出了几种便捷的方法,把网上追逃这一仗打得紧锣密鼓、有声有色。在此后的2、3天里,E-mail不断地传来逃犯落网的捷报。通过网上批量比对,抓获的逃犯有六七成之多。

  我看着市局的通报,“站在家门口,抓全国的逃犯”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回响,眼前看到的分明是那侦查员千里追逃的奋不顾身、社区民警仔细搜查的瓮中捉鳖和交巡警设卡盘问的一丝不苟,还有那情报中心女民警们击打键盘的手指正在编织着那张疏而不漏的网……(叶焕聪) 2001年12月8日凌晨

2001.12.11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