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聊天室里警民情

时间:2007-12-12 字体:

  一月的申城,寒风凛冽,可美亚在线宽频有限公司的中国警务网站的嘉宾聊天室里这些天来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从1月6日至9日每晚的19时30分至20时30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交巡警总队、纪委、出入境管理处、法制办、消防局6个参加“公安热线”的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来到网站,与市民一起在网上聊开了天。

  治安,“热线”中的热点

  1月6日晚19时30分,随着主持人的一声节日问候,聊天正式开始。有网民首先发问:治安总队在“公安热线”中具体负责哪些方面的群众咨询,治安总队乐伟中副总队长马上作了答复:“治安总队主要负责群众有关治安、户政、外来人口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及各类治安问题的(如群众对聚众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贩卖淫秽物品、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制贩假文凭、假证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举报。”话头一起,网民的问题随即纷至沓来:诸如身份证、暂住证的办理手续、自行车报失、户口申报、房屋租赁、私人养犬、大型活动的申办手续等等,这些也都由随同前来的治安总队户政管理处、治安管理处和外来人口管理处的领导一一作了回答。有网民提出今后社保卡能否取代居民身份证,有关处领导则作出明确答复:“不会,居民身份证是以国家的法律规定颁发的,社会保障卡是上海市政府地方规章颁发的,两者不可能替代。”当有网民问道:“上海公安在2002年对于KTV、舞厅等比较容易滋生黄、毒的场所有什么整治措施?”有关处领导的答复掷地有声:“2002年上海公安将继续采取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打击违法的原则,开展治安管理工作;同时也欢迎社会群众对公共场所中存在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并积极举报,共同维护本市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稳定。”

  有网民夸上海的治安挺不错的,乐伟中副总队长则“礼尚往来”:“上海的社会治安基本正常、基本稳定,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短短一个小时,治安总队领导解答了网民的问题近60个,可见,治安是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交通话题,“单刀直入”

  第二天聊天活动一开始,一网民就发问:“听说交巡警每个月有罚款指标?”话题单刀直入。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华国梁副总队长就此传闻作了澄清:“首先我们没有罚款指标,我们的罚款都是按照市政府有关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明文规定处罚的,而且我们的罚款都是上交市财政的,但是我们对民警在道路上维护交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是有量的考核,也就是严格管理,在他管辖的范围内要确保所有交通行为人的安全。”当有网民问及交巡警总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时,华国梁副总队长的回答充满自豪而又不乏谦虚:“近几年来,上海的交通秩序尤其是市中心的秩序比较良好,道路的交通事故连续几年稳中有降。尤其是APEC会议期间,许多经济体领导人对上海交通环境的良好表示高度的评价。上海的交通秩序离不开广大市民文明走路、行车,自觉地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好的方面,在广大市民的监督下克服自己的不足,更好的管理好上海的交通秩序。”有网民担心交警对执法部门的车辆违章行驶会眼开眼闭,华国梁副总队长的回答则让人疑虑顿消:“执法部门的车辆违章行驶同样应当受到处罚,而且有些处罚比对市民的处罚还要严格,比如我们对有些酒后驾车的民警发生的事故,甚至于发生比较严重的事故我们进行处罚外还请他离开公安队伍,尽管这些同志平时工作还是很认真的。”

  网民在提问之余,还不忘和华总聊起了业余爱好,这时的华总并不谦虚,一一历数自己的“业绩”:“我喜欢打乒乓,在小学里读书时乒乓球还是主力,在徐汇队当民警时曾经得过冠军。我还喜欢游泳,在76年时在南汇围城河游过六公里。但是现在工作忙,武功退步了,这个冠军就让给你了。”幽默的话语博得聊天室里“笑声阵阵”。还有网民觉得交警站在路口指挥交通,每天吸入大量的废气,对于他们的健康状况表示了担忧,华副总队长对网民的关心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只要整个城市交通状况好了,我们也就心安了。”

  出国,话题多多

  1月8日的聊天室里,同时来了市公安局纪委和出入境管理处两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杨乃光副处长就网民关心的“上海将何时实行‘按需申领护照’”这一热点问题作了解答:“2002年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即公民凭户口簿、身份证即可申领普通因私护照。但是,实施这项措施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希望近期需要申请护照的市民仍然按照原来的方法申请护照。在正式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前的一个月,我们会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市民尽快享受到这项改革措施带来的便利。”

  一位来自台湾的网民说下月起他将在上海的一家公司任职,其妻是加拿大籍公民,打算来沪与其同住,问该如何办理她的居留手续?出入境热线负责人孙建萍耐心地说明他本人必须办理劳动就业证,以及办理其妻家属居留证时所须提交的一系列相关资料、证明。

  由于问题很多,一时间只见录入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梭,耳边不时响起“劈啪”之声,主持人只得请众网民不要着急,耐心等待一会儿。这时,市公安局纪委的赵德林副书记给网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道出了“热线”接线员的甘苦:一次有位老太来电投诉,说是其居住的老式公房门口的自来水管漏水,分析一定是邻居故意破坏的,便拨打110报警。接警民警赶到现场调查后对其解释是由于自来水管老化而引起破裂漏水,并非人为破坏,请她到当地物业部门报修。但老太认为是民警不作为故向市局纪委投诉。听完她的陈述后,接线员觉得是由于该老太不了解公安执法范围而产生误会,便耐心细致地做解释、讲道理,指出应该到物业部门去报修。可老太就是听不进,硬说:“你们是官官相护!你们不管我就要到市里去反映,而且连你一块告。”问了接线员的警号后即挂了电话。接线员当时虽然非常委屈,但只能深深地把怨气埋在心里。此时上访的几名群众安慰接线员说:“刚才的电话我们也听到了,你的态度真好,你那么耐心地和她解释,她还要投诉你,真太不像话了。我们可以为你证明。”他们的一番话犹如一股暖流涌向接线员的心头,使他深感理解万岁。

  有网民说他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纪委书记都是一本正经的,于是问赵书记是否“50开外,黑边眼镜,笔挺警服,一脸正气?”这下正巧被他说对了,可赵德林副书记的回答不失亲切:“你的描写基本正确,工作中我是严肃的人,生活中我是心情开朗、活泼、说话幽默的人。”

  消防、法制,欲罢不能

  最后一天与网民对话的是市公安局法制办和消防局的有关负责人。一网民问:“上海市2001年的火灾情况怎么样?”消防局的沈友弟总工程师以一连串的数据作了回答:“2001 年上海的火灾形势总体上来说是稳中有降,与去年相比除了受伤人数上升14%之外,火灾次数、死亡和损失分别下降38.5%、22.5%和47.9%。”有网民接着问:“举报火灾隐患的途径有哪些?拨打110,还是拨打119?”为此,来自消防局防火监督部的李明德副部长强调:“举报火灾隐患可以拨打上海市消防局总机63512119 或63218080,不应该使用110或119。因为这两个电话是受理紧急情况的报警,110是针对治安的,119是针对火灾的,如果占用110或119进行有关问题的举报,将会影响这两个电话的正常使用。在此,我们希望市民在举报火灾隐患的时候要正确使用电话。”

  这时一名自称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的网民说自己很喜欢上海,更对上海的公安法制感兴趣,法制办主任助理张君马上热忱地答复道:“欢迎啊,今年上海市公安系统将从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中招聘500名新警,你若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合格,再经面试、体检、政审合格被公安录用,我们还真有可能成为从事公安法制工作的同行呢。”在聊天室里,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的张助理还碰上了自己的校友,这不,他们立刻就聊开了。有网民抱怨自己帮公安机关抓犯罪嫌疑人,可没得到什么奖励,张助理感谢了这位网民的见义勇为,同时也指出见义勇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是为了得到奖励而这么做的。

  “领导你们平时都喜欢上网吗?”“金茂大厦顶楼上如发生火灾,怎么办?”“你们这些从事公安法制工作的人民警察的文化层次一定很高吧?”……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几位“热线”负责人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可他们却是欲罢不能,只能对网民说“来年再会了!”

  四天的网上聊天活动一眨眼就结束了。眼下正值“上海公安热线”开通一周年之际,警民在“热线”两端侃侃而谈,不是面对面,却胜过心贴心。面对网民蜂拥而至的问题和意见,参加聊天的领导们都成竹在胸地一一作了回答;同时他们也都觉得时间太短,因而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象这样的机会再多一些,让民警和老百姓的距离再近一点。(王奇芳/文    陈扬/摄影)

图为治安总队领导和网民聊天

2002.1.11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